有一天晚上,老鲁看到CCTV第10频道的《讲述》栏目,介绍一位器官移植受者参加第13届世界器官移植受者运动会的经历,这让他很受鼓舞。这是名肾移植受者,刚开始锻炼时,总怕肾会掉下来,但他通过循序渐进的锻炼,最后参加了世界器官移植受者运动会。于是,老鲁开始有意识地恢复体力。第一年,静养;第二年,登山;从前年开始,他坚持每天游泳。
老鲁家就在吴山旁,术后第一次登山,他用了一个多小时,走几步,就在台阶上坐5分钟。现在只要七八分钟就能到山顶。老鲁是个细心人,出门运动总会带上手机,万一出什么事可以找到人。
前年8月,老鲁自觉身体恢复不错,小学六年级就获杭州市少年组50米自由泳冠军的他,决定重新开始游泳锻炼。第一次下泳池,老鲁游50米就很累了,花了十多分钟。第二天去做了检查,一切正常,才慢慢增加运动量,两个月后,他能游上600米了。这两年,老鲁参加了三次器官移植受者运动会,从国内到国外,次次获奖。但老鲁参赛的最大原因,还是为了给那些准备或刚做移植手术的患者增强信心,并唤起公众捐献器官的意识,让更多的人了解移植,感受到器官移植后的生活也可以多姿多彩。“如果身体允许,我还想参加下一届比赛啦。”对于两年后的比赛,老鲁充满期待。
“我的保养之道概括为16个字:合理饮食,适当锻炼,定期检查,心态平衡。”
合理饮食就是荤菜适量,多吃蔬菜和水果。不过老鲁血糖偏高,甜食不能吃,水果不能多吃。老鲁便一年四季吃黄瓜、西红柿,把它们当作水果。老鲁还有个饮食上的小秘方,就是每天中午一顿泥鳅,清蒸四条。术后这四年来,一直没停过,他选泥鳅还有讲究,“黄的不好,黑背白腹的比较好。”
适当锻炼就是要掌握一个度,别老担心自己是个病人,啥都不敢做。老鲁认为最主要是根据自身的情况,循序渐进,比如打打太极拳,散散步。刚开始锻炼,还得及时体检,看看适合自己的锻炼强度,多少时间为宜,还要适当休息,这样才能恢复体力。平时做家务也要慢慢来,不能急。老鲁提醒,很多人在坚持一段时间后,以为身体不错了,一时不注意,过了量,这是最要不得的,千万千万不能透支。
刚开始游泳时,老鲁一周检查一次,有变化就运动减量或刹车。平时如无不适,一般三个月至半年检查一次。参加比赛前后也做个体检。
老鲁觉得,心态平衡是最重要的。但“有脾气还是要发,有气不能闷着”,憋在心里会伤肝。
423位患者在浙一成功移植肝脏
据悉,作为国内规模最大的器官移植中心之一,浙医一院肝移植中心已完成肝移植423例,包括全国年龄最小婴儿活体肝移植、国内首例成人扩大右半肝活体肝移植及高龄患者肝移植。目前患者一年存活率近90%,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肝肾联合移植患者存活时间创全国最长纪录,胰肾联合移植患者已存活10年多,创造并保持亚洲最长纪录。
该院在肝移植的关键领域取得了多项突破性成果:缩短了手术时间,出血少,恢复快;降低了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探索了肝移植术后感染、免疫耐受、排斥反应、乙肝病毒再感染和复发等规律,总结了一套有效的防治方法;开展人工肝支持系统联合肝脏移植治疗晚期重型肝炎,大大提高了患者的生存率等。
该院还承担国家973项目——移植器官慢性失功的免疫学应用基础研究,郑树森院士担任首席科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