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是社会发展与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体育事业发展水平是一个城市综合实力和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体现。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现代体育已日益成为社会全面进步的重要动力,成为经济社会和人民生活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农村体育蓬勃发展
“一、二、三、四……”伴随着清脆的口令声,南湖区余新镇长秦村的数十名中老年人认真地做起了“十一式”保健操。一名姓林的六旬老人告诉记者:“每天早上,只要不刮风下雨,我们村的大部分老人都会做这套操,一般练习半个小时。现在,我的身体好多了,精神也好了不少。”提起“十一式”保健操,今年72岁的余新镇老年体协秘书长钱士良说:“这套保健操是我们经过多次尝试独创的,特别适合老年人。”据介绍,自推出“十一式”保健操以来,余新镇5000多名老年人纷纷加入晨练的行列。
为了促进群众体育运动的广泛开展,嘉兴市建立健全了体育组织网络,组织和指导开展体育活动。乡镇成立了全民健身领导小组,领导整个乡镇的《全民健身计划纲要》贯彻落实工作,并确定领导分管体育工作。乡镇建立文体站或体育指导站,配备专(兼)职人员,负责日常体育工作。全市74个乡镇、街道建有文体站或体育指导站65个,配备专(兼)职人员121人。建立各级各类体育协会,积极开展各类体育活动。培训农村社会体育指导员,加强农村体育骨干队伍建设,去年共培训农村社会体育指导员246名,推动了农村体育事业的发展。
体育设施日益健全
“天这么热,游泳去!”市民小胡告诉记者:“原先一到夏天,只要一下班就躲在家里不敢出来。搬进新房子后,由于小区内建有游泳池,一下楼就马上可以享受到池水的清凉,所以经常去游泳。”据悉,目前市区正式投入使用的游泳场馆有10多家,它们成了炎炎夏日广大市民休闲锻炼的好去处。
如今,随便走进一个新建的小区,总能看到各式各样的健身设施。据不完全统计,1996年到2003年,嘉兴市共投入52141.26万元用于体育设施建设。据全国第五次体育场地普查统计,到2003年年底,嘉兴市共有各类体育场地2836个(其中标准场地1693个),比1996年第四次体育场地普查时的1215个增长了1倍多;全市体育场地面积达342万余平方米,其中标准场地290万余平方米,人均标准体育场地面积0.87平方米。近几年,各县(市、区)还结合小城镇规划建设以及文明城镇创建活动,兴建了一大批文体设施和健身苑(点),使农村群众健身条件有了很大改善。2004年,在以农村为重点的体育工作中,全市新建健身路径26条、健身主题公园1个、老年门球场4个。至2004年底,全市已建成健身路径300条。为了申办浙江省第十四届运动会,嘉兴市还将建造一批高水准的体育场馆,为全市人民的体育健身活动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城乡协调全面发展
“你知道自己的身体健康吗?你知道如何进行测试吗?……”近日,有关体育专家对“民丰特纸”的数十名职工进行了普通人群体育锻炼标准化培训,
“民丰特纸”也因此成了全省首家推行普通人群体育锻炼标准的企业。市体育局群体处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民丰特纸”一直非常重视职工体育运动的开展,每年要对3000多名职工进行轮流测评,每两年要举办一次职工运动会,从而调动了全体职工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
然而,从全市角度而言,像“民丰特纸”这样重视体育的企业还不多,这一方面是领导重视不够,另一方面则是群众意识不强。一名社区干部给记者列出一个月长长的活动计划:社区晚会、歌唱比赛……他说,一个月有那么多活动,却基本由一个人负责,精力肯定不够,在这种情况下,体育活动往往最后一个被考虑。有关人士指出,这种情况造成了我市群众体育整体发展不够平衡,如农村体育、职工体育、外来务工人员体育已成为群众体育的薄弱环节。另外,场地设施及资金问题依然是困扰嘉兴市群众体育发展的关键问题。虽然人们的健身意识在不断增强,“花钱买健康”正逐渐被人们接受,但从总体上看,人们的体育消费意识依然薄弱,城乡居民的体育消费能力还不强。同时,群众体育社会化组织程度不高。体育社团正在社会体育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由于社会体育管理机构不健全,体育组织人员和经费未落实,难以开展有规模、有档次的群众体育活动。当前,可供群众健身的领域还不宽,如休闲体育、体育旅游、极限运动等项目起步缓慢。城乡居民参加体育锻练和娱乐的方法、手段的科学性、规范性、针对性还有待提高。
基于对嘉兴市体育工作现状和特点的分析及发展趋势的判断,嘉兴市确立了体育强市的总体目标,即到2020年,基本建立起群众体育普及、竞技体育实力较强、体育市场繁荣、体育设施先进、运行机制顺畅,体育事业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体育强市,提前基本实现体育现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