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式一 崇一门诊部成为不少民工看病的首选医院
赵华琼,杭州城西蒋村一家名为崇一门诊部的民营医院院长,这家与杭州众多省、市级大医院相比毫无优势的诊所,却因为院长赵华琼的民工情怀而广受关注。
崇一门诊部正式开办于去年11月,当时直接以民工医院命名,后来因种种原因改名为崇一门诊部。
前天上午9点多,记者来到崇一门诊部,此时正是医院里病人最多的时候。“这里90%的病人都是附近民工,不少人在工地上受伤了过来进行简单包扎,鞋子上带过来的泥块很快就会将地面弄脏。”赵华琼告诉记者,仅上班到现在她就已经拖了5次地了。
50多岁的夏长友在杭州一家工地打工,前几天在工地施工时,右腿被掉下来的石块砸伤,由于没钱医治,他一直拖到腿肿得不行了才到崇一门诊部看病。由于他右腿的伤口已经感染,医生赶紧给他配了3瓶青霉素丁卡和一瓶黄荠(营养液)。“本来最低也要45元的,可是他身上只带了35元钱,最后我们也只收了他30元钱,留下5元给他吃中饭。”收费处护士小黄告诉记者,夏长友再挂一瓶青霉素就可以回家休养了。
“我们每天都能碰到十几个这样医药费不够的病人,要不是病实在没法拖了,他们是不会花钱来看病的。”在记者采访的短短一个半小时内,记者注意到陆续有病人要求优惠医药费。
赵华琼的门诊部里药价虽都根据国家标准明码标着的,但在具体收费时,却基本上是根据病人实际情况下浮很多,而且所有药品均可拆开零售。“我只想让民工能看得起病,不要因为没钱耽误病情。”
模式二 下城区民工医院(公立民工医院):控制门诊处方值平均价格
杭州市下城区民工医院(下城区红十字会民工医疗援助中心)是公立医院下城区中西医结合医院的分院,于今年4月份成立。位于城北石桥,1200平方米的面积,常规检验、心电图、B超等常用医疗设备一应俱全,还建立了专门针对外来民工的妇幼保健、预防接种等内容。
下城区中西医结合医院副院长周晓明告诉记者,办民工医院的目的就是想规范化地帮助看不起病的民工,因而在今年上半年特意将天堂园社区卫生服务站更名为下城区民工医院。
对民工的帮助,下城区民工医院主要通过“爱心就诊卡”制度运转,该就诊卡的发放对象为在杭州打工、月薪低于600元的民工(凭单位证明)。凭该卡可享受包括免挂号费、门诊诊疗费、门诊肌注费等10项免费措施,以及观察床位费、B超检查费等10项收费项目的减半措施。除此之外,所有药费还在参照省、市统一招标价格的基础上再减免5%。
在7月份的部分民工就诊记录上,记者看到在三彩服饰厂工作的李伶俐减免了17.64元,华丰工业园区的杨来恩减免9.31元……数额虽然都不是很大,但对有实际困难的民工来说,已经是很大的帮助了。据悉,民工医院开办至今,共办理、发放民工“爱心就诊卡”6000余张,其中四五月份民工持卡诊疗300余人次,共减免医疗费用近3000元;门诊处方值平均不超过45元。
焦点问题 资金难题如何解决
帮助民工解决看病问题固然是好事,但无论是民营医院也好,公立医院也好,长期减免医药费肯定要影响到自身的生存。
崇一门诊部院长赵华琼给记者算了一笔账:门诊每天要收治100—200个病人,总共收入却不超过3000元;每个月平均要付房租、水电费、医护人员工资共计8万元左右,进药费用要花去五六万;这样算来,“崇一”每个月就要亏空四五万元。
我已经在今年2月份向有关部门递交了引进医保的申请,如果能申请成功,起码可以缓减崇一目前的亏损状况。”
截至发稿时,记者获悉,崇一门诊部的医保定点单位有望申报成功。
资金难题同样发生在下城区民工医院。副院长周晓明告诉记者,作为一家公立医院,他们的民工医院有地方政府的小额资助,再加上运行时间还不长,大的亏损暂时没有显露出来,但如长期运作,资金问题还是令人担忧的。记者经过几天的深入调查,发现民工医院的数量与庞大的民工群体远远不能相适应。在采访过程中,不断有民工问记者:“收费优惠的民工医院为什么这么少?”“杭州有那么多好医院、大医院,为什么门槛那么高?”“如果民工医院办不下去,我们该到哪里去看病?”……
卫生部门 我们一直在关注
杭州在解决民工子女教育问题上,一直走在全国前列,那么在解决民工看病问题上,又能有些什么作为?“我们一直在关注这个问题,各地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其实已经在起这样的作用,只是没有挂上‘民工医院’的牌子而已。”杭州市卫生局基妇处处长李静告诉记者,由于外来流动人口的不断涌进,他们加快了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铺设点,光今年就新设了45个社区卫生服务站。至于在价格方面,也将在能力范围内考虑减免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