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200多万元进行修复的明代民居唐宅,将与文化产业绝缘,而只能成为众多食客出入的“饭店”?
日前,镇海城区内有600多年历史的唐宅正式修复完成。老宅地处闹市,古色古香,装修典雅,在招商中,众多餐饮企业对老宅“青睐有加”。但高昂入场费却挡住了预想中的艺术品经营者,迄今没人前往洽谈。
如何保护、开发浙东为数不多的“幸存”古宅,成为摆在投资人面前的一道难题。
600多年的富商庐舍
唐宅位于镇海区鼓楼东侧,占地1000多平方米。根据镇海县志,唐宅建于明代中后期。古建筑专家考察后称,其建筑形态是明代南方典型的“富商庐舍”。
在明代,从房子的规模就能看出主人的身份和官位。史料记载,当时的官府规定,一品、二品可以有厅堂五间九架,三品至五品可以有厅堂五间七架,六品至九品有厅堂三间七架,都不许在宅前左右多占地,构建亭馆,或开辟池塘。
而唐宅的主人是个富商,按规定“庶民店舍不过三间五架,不许用斗拱、饰彩色”,于是他便巧妙地采用“四合院”的住宅模式。唐宅坐北朝南,其布局为在中轴上依次为台门、正厅,左右厢房各3间,中间有上百米的“天井”,这样的唐宅既气派舒适,又严格遵守官府的规定。
老宅曾面临被拆命运
历经600多年的风风雨雨,唐宅整体部分仍保持基本完整。前年,镇海旧城改造。按规划,唐宅要被拆除,这牵动了无数镇海市民的心,镇海区文化建设办公室的洪余庆便是其中热心人之一。
洪余庆介绍,镇海是浙东沿海现存的一座保存较完整的历史军事古城,城区的招宝山远在唐宋时就有文人学士登临观览,赋诗作词,镇海古城内曾留下很多明清时期的特色古建筑。但随着社会经济结构的演变,许多古建筑年久失修,频频倒塌。特别是城市化带来大规模建设与拆迁,不断侵蚀古城原貌,使有价值的古建筑越来越少,使古城文化脉络日趋模糊。
230万元修复老宅
唐宅虽不是文保单位,但是浙东现存为数不少的明代建筑,含有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今年初,镇海区政府决定投资230万元保护、复原建筑面积达1858平方米的唐宅。
此前,由于年久失修、风雨侵蚀等原因,唐宅东北角后裙房已倒塌,部分木基层已出现严重霉烂、腐朽,门窗和装饰也有相当部分残缺或被改装、破坏。而本次保护维修与复原设计则以唐宅原物及遗址为依据,对唐宅的基础、地面、墙体、屋顶屋面等部位及木结构、门窗装饰等部件进行加固、修补包镶等保护维修处理,同时接入自来水、污水管等给排水和消防设施。
收藏协会出不起“入场费”
本月初,唐宅修复完毕。按原定计划,由临海人郑顺兴进行招商,可前来洽谈的竟基本上是一些餐饮服务企业,如招宝山饭店、“三梅酒家”等。
郑顺兴介绍,从唐宅的设计和使用效果来看,最佳用途是像海曙区的范宅一样,成为文化产品的展览、交易和经营场所,“如果将这些场所承包给一些餐饮企业,产生的污染很不利于保护,就算再有赚头,也于心不忍啊。”
对此,身兼镇海区收藏协会副秘书长洪余庆称,镇海的收藏文化十分发达,但一直苦于找不到一个合适的展览和交易场所。唐宅虽然是一个极为理想的场所,但“入场费”实在太高,与“财大气粗”的餐饮业相比,他们根本没资金方面的优势,只能望而兴叹。
按照郑顺兴的测算,从投资与收益角度计算,未来几年内如果将唐宅作为文化经营场所,将难以产生效益;如果用来开饭店,不但愿意承包者众多,也能很快获得相应收益,但这与修复唐宅的初衷相去甚远。目前,有关唐宅修复后如何有效利用的问题,成为摆在有关各方面前的“两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