崛起杭宁带的论证
“整条街旺了,自家的店面自然也旺了。”湖州一位商界老板这样解释他对湖州新定位的理解。
去年下半年,经济学家呼吁“杭宁城市带崛起为长三角镶上‘金边’”,认为只有相对于沪杭、沪宁还是一条“弱边”的杭宁城市带崛起,由“金三边”构成的长三角地区才能整体步上新的发展平台,才能经由杭宁带的带动,辐射皖赣等内陆地区,顺应国家“中部崛起”战略。
这样的呼吁与湖州市委、市政府的战略目光不谋而合:作为杭宁城市带中间惟一的省辖市,又是承接上海辐射苏皖腹地的一个重要节点,湖州率先崛起的意义超越了自身发展。没有湖州的中间率先崛起,不可能有杭宁城市带的崛起。在这一进程中,湖州担负着排头兵的角色。
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在湖州调研时提出,“作为融入长三角的新举措”,湖州要“认清在区域经济中的战略地位,在这条边的发展中担当起非常重要的角色”。
今年上半年,浙江大学的调研成果———《关于实施“湖州崛起”战略拓展浙江发展空间的建议》,引起了省主要领导的关注和认同。
最近,在杭州召开的长三角区域规划工作会议上,与会专家学者的一个热点话题,就是“杭宁城市带发展”。
“率先崛起”会有时
重新定位后的湖州,局面在迅速改观。在长三角地区普遍出现外资增速放缓的情况下,湖州上半年引进投资千万美元以上的大项目49个,实到外资负增长的局面已被扭转。
“接轨大上海、融入长三角”是湖州扩大开放、加快发展的重要战略选择。湖州年年都要在上海举办大型活动,搭建合作平台。下辖三县二区在主动接轨上海的同时,也在密切关注杭宁带的发展动态。
为让区位优势成为率先崛起的优势,湖州下决心构建现代化的交通设施支撑体系。在建和准备开工的高速公路工程共有5个,今年确保完成投资20.5亿元。其中,申苏浙皖高速公路湖州段已完成工程量的一半以上,申嘉湖(杭)高速湖州段、杭长高速一期工程都在加快建设中。同时,湖州已成为浙江省11个市及长三角15城市中第一个与长三角各市全部开通快客班线的城市。
生态是湖州的一大优势。“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如此清丽的诗句,描写的是过去的湖州。多年来的石矿开采,令湖州一些地方一度出现“西塞山前沙石飞”的景象。痛定思痛后,湖州铁腕整治矿山企业,并划拨专项财政资金实施矿山复绿工程。
最新统计表明,湖州上半年的主要经济指标呈现出勃勃生机,部分指标增幅走在全省前列:GDP增长14.4%,增速列全省第三;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94.24亿元,增长22.6%,其中工业性投入累计120.32亿元,增长24.0%,增速均列全省第二;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479.79亿元,增长32.5%,增幅全省第一,销售产值466.71亿元,增长32.2%,列全省第二。
“走在前列,率先崛起。”这已成为今天湖州人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