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纷纷提问抗台经验
网友 人生AB剧 问:每次台风一来,雨一下,家里和街道的水都积满,想请问省防指在早期有没有针对性的安排和部署呢?姚月伟:我们对台风引发的各种危害,在台风来之前,根据浙江省经常发生台风的经验和教训,都做了比较周密的部署,比如说我们就要求各级各部门对可能由于大风而造成危害的设施,比如说广告牌,一切高空设施,一些可能存在安全隐患的工棚、厂房都要做好必要的防范措施,有的要撤、有的要转移,对城市里面,可能会受到强降雨而引发积水,甚至是受淹的地区,要做好有关的防御工作,这次我们感觉到一个降雨强度比较大,这次降雨的强度和去年的云娜、海棠都相当;另外一个特点,这次台风影响期间,遇到天文的高潮位,在这个高潮位下面,我们的排水设施,特别是入海的河流到高潮位排水不畅通,所以这些方面也提醒我们,今后要进一步做好防洪排涝设施的关系,排涝的通道、闸门的检查管理工作,减少我们受淹的损失。在这方面我们做了很多的工作,但是也还有需要进一步改进和加强的,尤其这次台州、温州的部分城市。
网友 不爱台风 问:我是台州市某政府的工作人员,台风来临时为了确保人员安全,就要作人员转移工作,但是经常会碰到做不通群众思想工作的情况,但是情况紧急心里也很着急,今后可能也会碰到这样的情况,能不能请问公共事务专家王曙光院长,我们该如何解决这种情况呢?
王曙光:这是非常典型也是非常重要的问题,要看这个社会是否成熟,有一个重要的因素就看公民的意识和能力强不强,公民意识包括很多,法律、科技、文化等等各个方面,通过刚性的,柔性的各个方面表现。这个有效的措施,有很多项:在这里面第一就要保证人身的安全,但是为什么我们被撤离的群众,在他们的群体里面有人不配合,这可能就是我们在平时运行的过程当中,比较注重政府层面对现象的理解能力和执行能力,但是还要有一个协调能力,这就需要我们每一个公民对自己、对社会,所需要表现的配合意识,如果意识不强,他就不会配合。
王曙光:他也不是不配合,这是他对自己价值作出了一个选择,这就需要我们在平时当中经常性的进行公民意识的教育,使公民不但对自己负责、对他人负责、也对社会负责。在台风来临的时候,我觉得政府动用了最有效的措施,当时他会碰到一些瓶颈,这个瓶颈就需要我们在平时教育、发动的时候做的有一些不到位的现象,这也不是只有我们省有这个现象,这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在一个确实到来的自然现象发生在身边的时候,你是否具有这样一种意识,这里面还有很重要的科技方面的认识,如果没有科技方面的知识,他就会求神拜佛,其实是根本无济于事的。比如台风、地震这些自然灾害到来的时候,能够考验出我们平时的公民意识方面有一些工作做得不够。主持人:有个网友说姚主任,浙江省经历过这么多次的台风,特别是“麦莎”,您能否就防台抗台总结一些“抗台经”呢?
姚月伟:我们也是多年的实践,三个字:台风是破坏力极大的自然灾害,目前就人类的认识水平、防御水平来讲,可能还是只处于确保安全的选择,因此我们第一个字就是“防”在台风来之前,登陆之前,尽量做好防御的工作;第二个字就是“避”在台风登陆、狂风暴雨袭击的时候,我们还没有有效的手段抵抗,我们就尽量的避,把台风能量释放掉,在台风登陆以后,我们要“抢”力求减少人员损失,所以我们的防台理念就是在“防、避、抢”三个字的深化上做好我们的工作,变被动为主动做好我们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