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英雄吴美角刚刚倒下的地方,又一位英雄的事迹被人传颂着。两位英雄都把“舍生为人”作为人生的终极目标。
泰顺县筱村镇的男女老少还清晰地记得,3月7日,他们刚刚含悲送走救火英雄、该镇东垟村妇代会主任吴美角;7月27日早上,他们又挥泪恸别在抗台救灾中殉职的镇农技站站长林汝达……
7月23日一早,遭受今年第5号台风“海棠”蹂躏的山乡,还带着创伤。在抗台救灾中连续奋斗多天、一身疲惫的林汝达还是准时醒来了。他要到长垟村试验田的水稻病虫害田间观测点采集虫害数据,掌握台风之后的水稻病虫害情况。
响声惊醒了他的爱人王大翠。从18日投入抗台以来,林汝达一直没有好好休息过,昨天晚上还说自己很累。于是王大翠劝他再休息一会儿。可他说:“去迟了采集的数据会不准确的。”说罢,就操起那根赶飞蛾用的竹棍出门了。
在观测点试验田田头,林汝达忙着观察台风后虫害的情况,村民林奕街过来向林汝达询问:自家稻田里的卷叶螟不知有什么办法可以根治?林汝达马上起身要去田里看看。
刚走几步,林汝达无声地摔倒了。林奕街一边唤着他的名字,一边扶他起来,但是林汝达已经不能答应了……因突发脑溢血抢救无效,林汝达于当天上午9时离别人世,走完了他49年的人生路。
同事从林汝达身上掏出一本笔记本和一张被水打湿的纸,纸上的字迹已经模糊,记录着当天的虫情:圣岳户1亩,飞蛾1200只;奕街户1亩,飞蛾350只……
消息传开,筱村镇村民含泪相告,不断地涌向卫生院,又奔向林汝达的家里。
老林走了,父老乡亲们对他更加思念:“林站长为了替我们找致富门路,什么事都花百倍努力去干!”“老林心里装的是村民,近几年他黑多了,瘦多了,是为发展山村经济劳累的结果……”
我们翻阅着林汝达留下的一本本沾着泥巴的笔记本,证实了村民的评价是那么的真切。
筱村镇长垟村离林汝达家不远的田头,悬挂着一盏白炽灯,这里就是由林汝达长期负责管理的水稻病虫害田间观测点。白炽灯叫作诱虫灯。从1980年老林踏上农技工作岗位开始,每天晚上,他都及时开灯,早晨五六点钟携带笔记本踏着露水去关灯,详细记录诱捕到的害虫种类、数量,及时报给上级农技部门,为防治水稻病虫害提供科学依据。
翻开他生前记录虫情的笔记本,上面日子、气候、虫类、数量等记得一清二楚。当地农业部门人员介绍,25年前,全县装有诱虫灯的观测点有15个,由于操作繁琐麻烦,其余的观测点先后消失了,到目前全县仅剩下2个点,老林负责的这个点便是其中之一。
诱虫灯的光亮贯穿了老林的人生和事业。20多年来,正是由于有着一片对山区农技事业火热的情怀,老林由一名普通的农技人员成长为一方农业的“守护神”。1986年,他光荣地加入中国共产党。
如今的筱村镇坡头村已成为温州市的蔬菜后备基地,这里面就倾注了林汝达的大量心血。林汝达1999年的《民情日记》里有记载,12月22日,坡头村“大棚蔬菜受到严重冻害……凌晨4时坡头田洋零下8度,大棚内零下5度”。林汝达得知冷空气要来的消息,跑了9公里山路赶到坡头村,指导菜农做好蔬菜的保暖工作。第二天4点来钟,老林就来到地头,帮助农民保苗防冻。因补救措施得当,当年坡头村菜农每亩创收3000多元。靠着这种热心,林汝达与菜农结下了深厚的感情。林汝达去世后,新浦乡搬到新楼村种菜的菜农翁学平、翁卿辉等,守了两夜的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