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3日在舟山市举办的浙江海洋经济发展论坛上,由省发改委主编、经省委财经领导小组和省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的《浙江海洋经济强省建设规划纲要》作为会议交流材料分发。这份被称为浙江省发展海洋经济指导性文件,今年4月出台,详细展望了我省2005年到2010年的海洋经济发展脉络,部分重大问题还展望到2020年。
这份文件,对视海洋经济为命脉的我市来说,意义之重大不言而喻。恰逢省发改委助理巡视员王东祥在此次论坛上发表了题为“十一五”时期浙江海洋经济发展战略研究》的报告,主持论坛的省发改委副主任刘亭介绍,王东祥是该委多年研究海洋经济的专家级人物,其研究成果对省委、省政府制定海洋经济发展战略起到了重要的参考价值。记者据此对《纲要》内容作一解读,希望能对我市发展海洋经济有所补益。
陆海联动借力发展
与舟山市前些年提出的基础设施全面实施登陆工程”相呼应的是,《纲要》在海洋经济强省建设的指导思想里明确提出,以滨海城市和陆域经济为依托,走陆海相互联动之路,加快杭州湾大通道、舟山大陆连岛工程、温州洞头半岛工程三大对接工程建设,大力推动陆海产业联动发展、生产力联动布局、基础设施联动建设、生态环境联动保护治理,在陆海联动发展中取得海洋经济的大发展。
26万平方公里的海域,3061个海岛,长达6500公里的海岸线,这份海洋家底从未像今天这样被浙江人所看重。它的背景是:经过改革开放26年来的快速发展,我省已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发展阶段。作为一个人口、资源小省,浙江在创造经济总量跃万亿、人均GDP接近3000美元的经济奇迹之后,资源紧缺、空间受限等一系列矛盾促使人们把目光更多投向海洋。浙江要实现“更高水平的发展”,继续“走在前列”,发展海洋经济是最好的道路。
在具体目标中,到2010年,全省海洋经济总产出超5400亿元,增加值占全省GDP的比重达10%。其中舟山连岛工程建成,陆海基础设施互通共享,宁波对舟山的经济辐射能力显著提高,换句话说,舟山人能更方便地逛天一广场,能将更多的宁波企业引进舟山了。“三大对接工程”是交通建设的首要任务,《纲要》中明确要集中力量加快建设,构成连接大陆与海洋的重要纽带,主要海岛的公路改造和码头建设列为建设重点,万人以上大岛配套完善车客渡滚装码头和快速客轮,3000人以上岛屿全部建成客货专用码头;同时要分阶段、多渠道解决浙东、浙北沿海的水资源短缺问题。王东祥认为,到2010年,海水淡化将成为沿海特别是海岛地区重要的新增水源;继续完善大陆向主要海岛供电工程建设,保障海岛市县可靠、优质的电力供应。
宁波舟山是主体
《纲要》将全省划为宁波舟山、温台沿海和杭州湾两岸三个海洋经济区域,明确宁波和舟山是主体,温台和杭州湾为两翼的格局。其中宁波舟山海洋经济区主要发展方向是:加快舟山大陆连岛工程建设,全面推动陆海经济联动和宁波都市圈建设;开发海洋优势资源,形成港口海运业、临港工业、海洋渔业、滨海旅游业和海洋新兴产业综合发展的优势;加强宁波、舟山两港整合,推进宁波、舟山港口一体化,建设国际远洋集装箱和大宗散货中转基地,成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重要组成部分和现代物流枢纽;加快建设石油化工基地、能源工业基地、钢铁工业基地和船舶工业基地;建设沿海水产品养殖、加工基地,发展海洋药物、海洋食品、海洋化工、海水综合利用和海洋能开发等新兴产业;构建舟山海洋旅游基地和浙东滨海旅游板块。
宁波与舟山两地在建设海洋经济强省中的地位现在看来就不容置疑。2004年,两地的港口吞吐量加起来接近3亿吨(甬2.2亿吨,舟7359万吨),而排名世界第二、全国第一的上海港当年的货物吞吐量是3.79亿吨。正因为有了这份家底,省有关部门负责人能响亮地提出宁波舟山港要做全国第一大港。与宁波舟山港相比,无论是温州港、台州港,还是嘉兴港、杭州港,只能作为配给港的地位出现在全省的港口布局中。
突破港口各业齐动
正因为港口在现代化工业产业中具有特殊地位,王东祥提出,海洋经济强省建设应以港口建设和临港工业为突破口,大力发展港口运输业、新型临港工业、现代海洋渔业、滨海生态旅游业和海洋新兴产业五大优势产业。港口海运业具体要形成宁波—舟山深水港为枢纽,温州、嘉兴、台州港为骨干,各类中小港口相配套的沿海港口体系和现代物流系统。王东祥透露,到2010年,全省规划新建万吨级以上泊位113个,新增吞吐能力33538万吨。全省沿海港口总吞吐能力超过6.3亿吨,集装箱吞吐能力超过1330万标箱。
为达到上述目标,眼下要重点建设金塘甬舟集装箱码头、岙山石油战略储备基地、舟山煤炭储运基地和粮食、液体化工、铁矿石等专用码头,配套建设相关深水航道;港口物流园区重点建设北仑、穿山、金塘集装箱物流园区,六横船舶产业物流园区、舟山煤炭物流园区;加快建设“接陆连海、贯通海岸、延伸内陆”的大交通网架,提高综合集疏运能力。
临港工业重点抓好石化、能源、钢铁和船舶修造业。其中船舶工业重点把舟山和宁波建设成为全国重要的船舶工业基地。全省到2010年实现年总产值220亿元,出口创汇8亿~10亿美元;实现造船能力320万~380万载重吨、年产量250万~295万载重吨,具有17万吨船舶设计建造技术和能力;修船坞容量220万~250万载重吨,具有坞修海洋工程的能力。
海洋渔业按照“坚决压缩近海捕捞,稳健拓展远洋渔业,努力提升水产养殖,主攻水产品加工业,培育发展休闲渔业”的方针,继续推进渔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
海洋旅游业建设以舟山本岛为依托,以普陀山、朱家尖、沈家门“金三角”为核心,以“海天佛国、海岛风光、海港渔都”为特色的舟山海洋旅游基地作为全省发展滨海旅游业的“一核”,涵括全省整个黄金海岸带的“一带”,和嵊泗列岛、洋山深水港口为主体的浙东北海上旅游板块,以及包括杭州、嘉兴、绍兴的杭州湾沿岸旅游板块等“多个特色板块”。
海洋新兴产业则大力发展海洋生物医药、海洋功能食品、海洋化工和工程材料、海水淡化、海洋环保等,积极开发风能、太阳能、潮汐能、波浪能等可再生能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