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工商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的“致情”社会实践团一名队员,拿着厚厚一叠资料到编辑部,他说,我们是真心实意想搞好社会实践的,我们发现了一些现象,觉得它值得让社会上更多人知道,所以希望通过媒体引起社会的关注。
他们这份厚厚的长达几万字的报告,来自一项针对杭州一外来务工子弟学校学生、杭州市一培训班上的城市学生与淳安一乡村初中学生进行的调研比较。这份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900份,三种不同性质学校各300份,最后总共收回有效问卷736份。
调查中大学生发现城市和农村的中学生心理素质有很大差别。在学生间相互交流时能保持乐观的城市学生为39.69%,而农村及农民工子女仅为28.74%,相对的经常保持沉默的农村和农民工子弟有17.29%,比城市学生多了6.1%个百分点。但在问题的处理能力上,53.66%的农村子弟比较乐观并能很好应对。相比之下,城市学生则存在着更多的惘然和不知所措,只有18.01%的学生会比较乐观地面对。在对于改变现状,开创美好未来的基本态度上,农村和农民工子弟的愿望更加强烈,有近33.33%和32.11%的表示其理想明确并有坚强的毅力去实现理想。相比之下,选择该选项的城市学生仅为12.60%,两者相差竟接近20个百分点!
就中学生是否曾因某种原因停过学的问题,农村和外来务工者子弟的人数和比例明显高于城市学生,分别为61人(占24.80%)和158人(64.23%),而城市学生则仅为30人(占11.45%),这与打工族孩子随父母打工不停搬迁有关。
大学生还发现,这三所学校有一个明显不同的现象是,学校对文化建设的投入有很大不同。城市公立学校比较重视以培养学生各种特长为主的校园文化建设,每年他们都会在总教育经费中拨出相当数额的费用来提高校园整体文化氛围。相对应的,淳安乡村中学的情况是,由于缺乏专业的音乐教师,而且没有钢琴等音乐器材,学生们的音乐课早已被取消。此外,学校没有图书馆,只有一间小阅览室,机房内仅21台破旧不堪的计算机,而且学生们很少有机会接触。素质教育、新课程标准等看起来不太现实,乡村中学主旋律仍是中考,考上省一级重点学校淳安中学。这也是乡民评价学校、教师教学质量的标准。
从他们的言语和文字中,记者感受到了学子们在接触社会、感受真实人生时的震惊、对社会弱势群体的同情和对自己力量薄弱的无奈。也许这样一次调查不能改变什么情况,但起码在今后碰到类似情况时如学生们所说的,我们再碰到已不会漠然地走过,因为体会过那份心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