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市越城区皋埠镇后堡村村民,心中始终有一个情结:想为在村里壮烈牺牲的抗日五壮士,再做点什么。
“我们后堡村人一天也没有忘记过这些英烈!”后堡村党支部书记徐首雄说。每年清明节、烈士牺牲日,村里都会举行纪念活动;村里近年新造的两座桥,都以烈士的名字命名,一座叫铁群桥,另一座叫向阳桥,以纪念皋北抗日自卫队队长朱铁群和指导员叶向阳……
近日,记者来到后堡村,一位年轻妇女听说我是来采访抗日烈士事迹的,二话不说丢下手中的活儿,带着记者去找知情人。当年血战的目击者徐阿土老人,不顾高温,带着记者一一参观当年烈士牺牲的地方,讲述发生在这里的悲壮故事。
1941年4月,中共绍兴县工委在后堡村建立了自己的抗日武装——皋北抗日自卫队。“那年9月9日中午,日伪军突然包围了自卫队所在的胡家祠堂。当时,朱铁群、叶向阳等人为掩护战友突围,依托戚里桥阻击敌人,不幸被日军机枪扫中,壮烈牺牲。事务长胡子青本可以装作干活的村民,但为了不连累乡亲,在撤退过程中被敌人击中大腿,跌倒在地,最后被敌人刺死。自卫队员陈冬潜入河中偷渡到对岸,想抢夺日军在桥头上的机枪,不幸被敌人发现,英勇牺牲。最惨的还是队员陈苏亚、黄秀盛,他们被敌人抓去后,守口如瓶,宁死不屈,最后敌人将他们的双脚塞进酒坛,沉入白塔洋,悲壮就义。”徐阿土说起当时的情景,眼中闪起了泪花。
绍兴市新四军研究会的李奎懋老人,对后堡村的那场血战研究了近半个世纪。他告诉记者:“要不是军民生死相依,自卫队30多名队员要在那次战斗中顺利转移,是不可想象的!”
李奎懋说,那场战斗发生前,村民徐和尚夫妇在胡家祠堂前面干活,猛抬头,看见一只大乌篷船上探出一个日本兵的头来。徐和尚见状,连忙丢下妻子,一口气跑进祠堂大喊“日本佬来了”,正是这一喊,使得大部分自卫队员及时撤离祠堂。
在这次战斗中幸存下来的副指导员王光生,就是村妇友生大妈救下的。王光生在撤退时被日军堵住了去路,友生大妈一把将他拉进民房,让他躲在大门背后,还在他脚下垫了块石头,以免门缝下露出脚来,自己则强作镇静坐在家门口织鱼网。日本兵到她家来了两趟,就是没有发现王光生。2000年4月后堡抗日纪念室落成那天,已是90高龄的王光生面对后堡村民,深深地鞠了一躬:“我这条命是后堡人民给的……”
“其实,那天撤离的自卫队员没有走远,大多在村民的掩护下躲过了日本人的搜捕。”李奎懋说。
当晚,乡亲们趁着夜色,将其中4名烈士的遗体埋葬在附近小南池村破落的广福庵内,墓碑上称烈士为“先考”。后堡村人确实将这些烈士作为父辈一样来敬重,每年清明节都忘不了祭奠他们。
5年前,在徐阿土等村民的多次呼吁下,绍兴有关部门拨款7万多元,修复了胡家祠堂的部分建筑,建立了抗日纪念室,并将烈士遗骨迁到纪念室西侧的天井内,了却了村民们最大的一个心愿。
村党支部书记徐首雄说:“现在我们还有两个心愿:一个是将后堡桥桥墩内侧朱铁群写的‘冲过钱江、誓复失地’的八个大字妥善保存下来;另一个是给五烈士塑像,让后人永远铭记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