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工业经济增长模式与结构优化
今年上半年,浙江省义乌经济开发区完成工业总产值50.38亿元,同比增长16.08%,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25.77亿元,同比增长43.17%;工业销售产值49.37亿元,同比增长15.89%,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销售产值24.76亿元,同比增长42.30%;完成外贸出口交货值6.86亿元,同比增长51.16%,其中自营出口5338万美元,同比增长72.91%;实现合同利用外资3038.68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806.8万美元;上缴市财政3.85亿元。
从以上数据中不难看出,该开发区工业总产值与销售产值增势平稳,产销平衡,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表现出非常旺盛的发展势头,外向型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强,招商引资势头依旧强劲。义乌开发区党委书记傅春明认为:这是开发区在国家宏观调控形势下,结合当地实际作出战略调整,进行“二次创业”的结果。这既与当前宏观调控的形势相适应,也反映了义乌经济开发区工业经济增长模式与结构的优化。
顺应新形势 促使新跨越
关键词:缺水、缺电、原材料价格上涨、国际摩擦增多……
应对之策:管理与服务并重,在更具内涵上提升企业素质;加快区内基础与配套设施完善,提升建成区档次,以进行一次“脱胎换骨”的“二次创业”。
义乌经济开发区,是目前义乌市唯一的省级经济开发区,于1992年8月8日以10万元的办公经费起家。十多年来,开发区人发扬了“垦荒牛”的精神与勤、实、快的好作风,本着“高起点、高技术、高速度、高效益”的要求和以“工业为主,吸引利用外资为主,出口创汇为主,致力于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方针,自费开发,自求平衡,开拓创新、锐意进取,闯出了一条振兴义乌工业、实现“以工促商”的新路子。成功培育出了浪莎针织、伟海拉链、王斌相框、金鹰工艺、三鼎织带、百思德彩印等一大批行业规模龙头企业,形成了针织服装、工艺饰品、彩印包装、拉链等优势行业,成为义乌工业开发的龙头与战略重点。利用外资的主战场和外向型经济的重要增长,极大强化了对义乌小商品市场及城市发展的支撑,为义乌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作了很好的诠释。
但从2003年上半年开始,义乌本地严重缺水、缺电,国内各种原材料价格大幅度上涨,国际贸易壁垒加强、贸易摩擦日益频繁,加上中东战乱等国际不稳定因素影响,特别是国家宏观调控与土地市场秩序整顿,使得开发区内企业生产的困难接踵而至,各种“瓶颈”的制约因素集中凸现。市委、市政府与开发区积极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如对企业购买发电设备给予较大额度的补贴、加快从东阳横锦水库引水的工程进度、严格执行出口退税等,都取得了不错的效果。2004年底,彻底解决了缺水问题,缺电问题也正通过多措并举,很大程度上得到了缓解。但在短时间内,对工业经济仍造成了较大影响,2004年1~6月,开发区完成工业总产值43.4亿元,同比增长只有5.23%,工业销售产值42.6亿元,同比增长只有6.4%,规模以上工业的产值、销售产值同比增长也分别只有15.62%、16%,外贸出口交货值同比增长只有10.4%,各种数据的增幅较往年的同期都有较大幅度的下滑。
各种制约因素的集中凸现,在更深层次上是对传统开发模式的冲击。开发区的决策班子对此进行了认真的思考,对以往十多年的开发模式进行了深层次的反思,特别是如何做到开发建设与管理服务并重,如何在有限的土地上产生更好的积聚效应,并引进一批优势企业,培育出一批规模企业?
经过一段时间的调研与实践,义乌经济开发区提出了新的开发建设思路:集约资源利用,提高单位面积利用率;管理与服务并重,在更具内涵上提升现有企业素质;加快区内基础与配套设施完善,提升建成区档次,以期能够进行一次“脱胎换骨”的新跨越。
盘活存量资源 向“空中”要指标
关键词:宏观调控、土地资源紧缺
应对之策:盘活存量资源、集约土地利用,向“空中”要指标。
2003年上半年,义乌经济开发区三期7.1平方公里的开发建设全面展开,新科路、稠义路、贝村路、城店路、文化路、杨村路、高新路、江滨路、大型公铁立交等基础工程全线动建,近70家企业也陆续进场开工建设;四期首批11平方公里的土地预征工作,通过“园区攻坚战”,在短短的两个月内全面完成;涉27个村宽80米,长各为5.2公里、4.7公里的四海、五洲大道经快速审批,于2003年4月30日正式同时动建,首期6平方公里的土石方平整等工作也准备展开……
当时,义乌经济开发区热情高涨,形势一片大好。但就在此时,国家进行宏观调控与土地市场秩序整顿,一系列的效应迅速波及义乌经济开发区,四期首批11平方公里的开发建设,除一个特批总投资达11.6亿元的华莱氨纶项目外,就此止步。而且正在开发建设的三期也遇到了不小的困难,特别是由于用地指标的限制,难以进行土地报批与土地置换,不少开发范围内的旧村改造与涉及工程建设的拆迁都无法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