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渠那得清如许,唯有源头活水来。”昨天,“母亲河千里行”第四站来到衢州开化,当“钱江源”3个字映入我们眼帘时,人的心情也随之欢腾起来。源头水清澈透亮,看不到一丝杂质。听着莲花溪淙淙的水声,周围青山环绕,植被茂密,人仿佛处在天然氧吧。
作为源头第一村,开化齐溪镇里秧田村的村民就像爱护眼睛一样,爱护着溪水边的植被。因为他们体贴入微的保护,这源头活水也让他们的生活变得越来越好。
变砍柴为捡柴
走在里秧田村的路上,几乎家家户户的屋檐下、深山峡谷的悬崖下都挂着一只只蜂桶,四周的小山溪里鱼儿游,野生石蛙跳,一片热闹欢腾的景象。可别小瞧这些玩意儿,它们都是这儿老百姓致富的秘方。
张伟中是齐溪镇里秧田村土生土长的村民,他的父亲是村支书,回忆起小时候,他脑海里印象最深的就是,只要一下大雨,村里的路就会被水淹,于是他父亲就要开始张罗着修路。原因就是当时山上的植被被砍伐得太厉害了。
“那时候主要是村民没有保护的意识,砍了树能卖钱大家就都去砍树,生火要柴了也到山上去砍树。哪会想到这些树能够保护我们的环境,就因为这样源头的水越来越少了。”张伟中回忆道。
现在,里秧田村的村民可都学“精”了,虽然他们还是会烧柴,但是再也不会去砍树,而是去山上捡枯柴,那万一没枯柴了呢,一旁一位农妇立马乐呵呵接了话:“那我们就用煤气、用电烧啊。”
从前依靠砍树赚钱的村民们都纷纷自谋出路,有的承包山溪养殖清水鱼和繁殖野生石蛙,有的卖南瓜干和野菜,还有的通过养野蜂,采集野生蜂蜜,村民获得了不少收入。“1年下来,养蜂的人收入少的在1500元左右,多的可以达到5000多元呢。”张伟中掐着指头算着。
9月28日是村里的吉祥日
“我感觉又回到了我年轻的时候,山上又都是绿油油的一片了,源头水也越来越多,越来越清。”73岁的老支书赖根方看着周围的美景,不无感慨地说,“因为我们把源头水保护得那么好,我们这里被开发了,现在村里人的生活也越来越有盼头。我们也有了9月28日这个村里人公认的吉祥日。”
2002年9月28日:村里通了柏油路。
2003年9月28日:村里通了电话,覆盖了手机网络。
2005年9月28日:村里的景区将正式开放。
张伟中说起通电话还掩饰不住兴奋,他掏出口袋里的手机说:“以前我要骑20公里路,才能找到镇上打个电话,现在随时随地都能打。”
赚钱是其次,关键是保护
现在张伟中的职业可多呢,他既是一个采集野生蜂蜜的大户,还是村里的巡林员,村里有人来参观了他还充当导游,有经济头脑的他更是承包了村里的一个饭店,说到收入,张伟中笑笑:“大概三四万元吧。”当有人说他们景区景点正式开放的话,他可能就能赚上三四十万元了,他赶紧摆摆手说:“这不能这么说,赚钱是其次,关键我们还是要保护好钱江源头。”
说到这一点,张伟中很是认真,他说他作为山里的巡林员,不单单是看管好林子,还要向村里人宣传一种环保的意识,更是做好林区的卫生保洁工作。“现在开了饭店,我对垃圾的处理也是十分谨慎,一个星期就把垃圾烧掉或者填埋掉,一定不让这些垃圾污染到钱江源水。”
背景
开化县建立保护区机制:为了对源区内的原始森林区和林木水源涵养区进行保护,开化县已建立了古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县级自然保护小区100处。近年来,累计下山移民5958户、20859人,建立了56个生态移民小区和移民点,促进了生态环境的改善。目前,全县生态公益林面积达105800公顷,占全县林地总面积的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