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期药来源的5种可能
那么,市民家里的过期药到底是怎么积累下来的?曾在医院工作过的郑李娟经理认为,大致有以下几种原因——
其一,患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的人频繁换药所致。有些慢性病人长时间服一种药,可能会产生不良适应症、赖药性或严重副作用,需要经常更换药品。这样多开的旧药吃不完自然就剩下来了。
“第一天,就有位大伯来换了3瓶洛汀新(治高血压药),我当时也奇怪,就问了问。大伯说刚配了洛汀新,还没吃掉多少,去医院复查,医生说洛汀新不适合吃了,要换洛活喜。”郑经理说。
其二,对刚出院的病人,医生一般都会给他们一次性地多开些药,特别是抗菌素和抗肿瘤药物价格高、服用期长,医院喜欢开,病人确实需要,但这类药品容易因赖药性或病人早逝而多余下来。
其三,医保用药随意开。这次回收的过期药有九成是医保用药,而且都是些新药贵药,如40多元一盒的抗菌素“西力欣”、“泛捷复”;150元一瓶的胃药“洛塞克”;还有日本进口的“米雅BM片剂”;甚至连很少让病人带回家的针剂如“熄复欢”都有。这些医保用药不单是病人自己服用,有些很明显是“一人有医保,全家都保医”,有位市民一次拿来50多种过期药,能治七八种完全不搭界的病,很显然不是一个人吃的。
其四,短期用药过剩。比如感冒药,有些人买了一盒可能吃两三粒就好了,剩下的药基本就浪费掉了。
其五,不理性不合理购药。现在药店竞争激烈,不时搞一些低价促销活动,一些市民可能不理性地狂购,1元一包的板蓝根一买就是一篮子,哪能吃得光?
对这些回收来的药品如何处理?老百姓大药房工作人员说,等集中清理登记后,按照《药品管理法》要求,统一贴上封条,在药监部门的监督下,统一到指定地点销毁。
3天回收了165.5万元过期药
昨天下午,老百姓大药房业务经理郑李娟统计了一下“战果”:
3天内共回收了价值165.5万元的过期药品,各类处方药和非处方药共3.6万种;兑换新药品及抵价券金额总计32.56万元;换药人次为2.25万。
从这些回收上来的过期药品数量上看,感冒类药品和心脑血管类药各占30%左右;胃肠道和抗菌素类药品各占20%左右。但从兑换金额上分析,零售价较高的心脑血管类和抗菌素类药品占了大头,共约70%左右,而感冒类和胃肠类只占一小部分,主要是因单价较低。
回收最贵的药品是每盒就要580元的治疗中枢神经病变的处方药“安理申”;
最早的药是1978年由上海第一医学院红旗制药厂生产的“氨咖片”,属解热镇痛类处方药。
有人一次性换药多达50种,包括泰诺、金奥康、胃炎干糖浆、克痢莎、速效救心丸等常用药,能治疗七八种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