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麻江县有关部门最近收到宁波市慈善总会的10万元汇款,这笔钱将帮助该县下司镇中心小学造一幢新教学楼。当地干部群众在感激之余,不免有些遗憾,因为提供这笔捐款的,又是一位不愿吐露真实姓名的宁波市民“诚心”先生。
宁波市慈善总会副会长童明学对“诚心”印象深刻,因为他与前来捐款的这位热心人有过一段对话——
“诚心”:“我想捐10万元,要求在贵州贫困地区建一所小学,学校的名称为‘诚心学校’。”
童:“谢谢你!能告诉我你的姓名和联系电话吗?”
“诚心”:“……就叫我‘诚心’吧,我的电话就不留了。”
童:“那我们怎么跟你联系呢?”
“诚心”:“我会跟你们联系的。”
这样的对话,在多年从事慈善工作的童明学听来,实在是太熟悉了。
最有名的“隐形人”
今年初被评为“爱心中国”——中国最具影响力的100位慈善人物特别奖的“顺其自然”,是宁波市知名度最高的“隐形慈善家”。
“顺其自然”最早出现在1999年12月6日。当时,宁波市慈善总会首次推出“慈善一日捐”活动,“拿出一天收入,献上一份爱心”。一位署名“顺其自然”的宁波市民,从江东区百丈邮政支局向市慈善总会捐来5万元,地址落款为虚构的“江东1号”。工作人员虽然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但终因地址、姓名皆为虚构,一直未能找到这位热心的市民。
2000年12月,第二次“慈善一日捐”如期举行。市慈善总会又收到了“顺其自然”从芝兰邮局汇出的20万元,落款地址为“鄞县大道8号”。工作人员再次寻找这位热心市民,但“顺其自然”却像捉迷藏一样,留下的又是子虚乌有的地名……
从1999年起,每年一次的“慈善一日捐”活动,如同慈善总会工作人员与“顺其自然”的约会信号。每当这天来临,工作人员总是静静地期待着他(她)的出现,而“顺其自然”也像一个从不爽约的恋人,一次次悄悄献上一份浓浓的爱心。这种默契至今已延续了整整6年,在已举行的6次“一日捐”活动中,“顺其自然”共捐款92万元。
虽然“顺其自然”的真实身份至今仍是一个谜,但工作人员已不再寻找这位不愿露脸的市民了。他们说,“顺其自然”是谁已不重要,重要的是,“顺其自然”已成了感动一个城市的名字。
慈善家隐形的背后
在市慈善总会的捐款名册里,“朱学(助学)”、“无名氏”、“张先生”、“李女士”等捐款者的名字比比皆是。每当工作人员询问捐款者姓名时,常常遇到的,是一个个不愿吐露真名的“隐形慈善家”。
今年6月底,宁波市在短时间内出现了一批“隐形慈善家”。为挽救一位来自青海的年轻女教师罗南英的生命,在一个星期内,市民们捐款60万元,为她筹齐了治疗白血病的全部费用,许多捐款者没有留下姓名。
市慈善总会估计,在收到的个人捐款中,约有30%的笔数和金额来自匿名捐款。
“慈善家”为何要“隐形”?据分析,他们大体可分为三类:一是秉承“做好事不留名”的传统美德;二是少部分捐款者在助人为乐时,担心捐款留名会带来不必要的麻烦;三是一些捐资助学的市民,担心固定助学可能会造成受助生的依赖思想,不与贫困生接触,可以培养受助学生的独立人格。
对于因捐款出名带来的麻烦,一位捐助百余名贫困学生的离休老干部深有感触。他在10多年间,向广西、贵州、西藏等地困难学生捐助20多万元。名气大了,一些好逸恶劳的人打听到他的住址后,经常上门骚扰、索要钱物,使这位经济并不十分宽裕的老干部左右为难,连家庭生活也受到不小的影响。
“我愿意帮助困难群体,但不希望因为做好事而影响自己的生活。”一位经常向困难家庭和学生捐款的企业家说出了部分捐款者的心情。
另一类近几年新出现的“隐形慈善家”,其隐身的理由是,长期固定的助学方式存在一定弊端,容易使部分受助者产生依赖感,如果能以“隐形慈善家”的身份帮助他们,可以淡化对受助者的影响,消除其自卑心理,有利于他们的人格独立。因此,“隐形人”乐善好施的准则是:只捐钱,不交流;只救急,不露脸。
陈先生是宁波一家中小企业的老总,最近几年,经常通过慈善机构匿名向困难学生捐款。他过去曾结对帮扶困难学生,个别受助人老是来信诉说家庭困难。他发现,个别家庭已经因受助产生了依赖,并将他当作了“摇钱树”。陈先生说:“现在,我更愿意隐身帮扶。”
众说纷纭话“隐身”
“隐形慈善家”作为一种社会现象而出现,已是不争的事实,它引起了社会各界关注。
许多市民对出现越来越多的“隐形慈善家”持肯定态度。市民陆先生认为,不管哪种类型的“隐形慈善家”,做好事不留名,不求回报,这体现了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美德,值得提倡。
一些市民说:“爱心就要悄悄地给。”一些困难家庭在接受隐形捐助时,可以避免因为心理上的弱势地位而产生精神压力,便于以一种平和的心态接受帮助,从而克服生活中的困难,走出生活的阴影。
“‘隐形慈善家’的增多,也暴露了目前发展慈善事业的一些尴尬。”宁波慈善机构一位人士认为,慈善事业是社会较大收益者补偿最小收益者的主要途径,是通过社会财富的再分配实现社会正义与和谐的重要手段。部分资助者因担心实名捐助可能带来麻烦的种种想法表明,建立捐赠双方的和谐关系,已十分迫切。
一位机关干部认为,这需要依靠全社会的努力,通过教育等途径,告诉每一位受助者:“这是社会给困难群体的帮助,而不是个人的施舍。要学会感激社会,当有能力帮助别人的那一天,也能伸出热情的双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