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8个村文化宫,散落在慈溪广袤的田野间,使农民随时随地可在家门口享受“文化小康”。有了这样的村落文化阵地,先进文化得以扎根于基层群众,并焕发出越来越旺盛的生命力。
群众创造群众享受
“城里人的文化活动我们也有了”
说起村文化宫,慈溪市委宣传部的同志说:“那是群众的创造,我们只是推广。”
早在1999年,慈溪市龙山镇邱王村就出现了第一个村文化宫。当时,该村建起了一个内设图书阅览室、棋牌室、电视室、老年活动室的文体活动楼,以此为依托,又组建了文化宣传队、书法美术队、中老年合唱队、腰鼓队等。不论老人孩子,都能够在这里一展身手。
好事传千里。一时间,慈溪许多村在原来“六个一”(一个活动室、一个广播室、一个阅报栏、一块黑板报、一个室外活动场地、一个业余宣传员)的基础上,纷纷建起多功能的村文化宫。一次,慈溪市领导陪几名宁波市领导到宗汉镇高王村参观,村里准备了一台15分钟的文艺节目招待客人。意想不到的是,演出过程中不断有村民自告奋勇上台表演,结果演出延长到30分钟。热烈的气氛、融洽的干群关系,深深感动了在场的每个人。
这一现象引起了慈溪市领导的思考。“物质生活的改善,拓展了人们精神需求的空间,”慈溪市委书记徐明夫说,“村文化宫的涌现,说明享有物质小康的农民,开始需要健康向上、丰富多彩的文化小康,而其文化消费的方式也日益显现多层次、多样化。他们不再满足被动的接受和欣赏,更渴望参与和创造。”
顺应农民的这一愿望,2000年3月,慈溪市委宣传部、市文化局和人口多、规模大、集体经济实力较强的一些镇都先后出台了建设村落文化宫的《意见》。这些《意见》概括起来,一是提倡,二是奖励扶植,三是规范。其中特别强调“量力而行”、“群众自愿”、“不得向村民摊派一分钱”。
5年来,村文化宫建设成为慈溪市一项“民心工程”,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支持。政府部门把它作为实践“三个代表”的重要载体来扶持,企业团体把它作为公益事业来资助,村民则把它作为自己的家园来建设,一个个村文化宫迅速崛起。全市297个村中,已有108个村建起了村文化宫。
这些村文化宫的基本格局是“三大件”——“一楼一场一公园”:一幢二三层的活动楼内,设有多功能培训室、图书阅览室、棋牌室、文体活动室,室外则有以篮球、舞蹈等活动为主的“多功能场”以及一座小公园。垫桥村等10个文化宫旁还留有翘檐画栋的古戏台。
休闲时间里,人气最旺的就是村文化宫。8月3日晚,记者来到附海镇花塘村想看看该村文化宫的设施,想不到正逢篮球比赛。三四百人挤在灯光球场四周,高呼着为本村及观海卫镇的队员“加油”,裁判很专业,中场休息时还有“篮球宝贝”表演助兴。
据了解,打篮球是当地青年人最喜爱的一项活动,全市已建起了400多支篮球队。花塘村党支部副书记岑明强介绍说,只要篮球场上的太阳灯一亮,四周各村男女老少就像赶集似地涌来。依托村落文化宫,团慈溪市委从2001年开始每年组织乡村青年篮球联赛,并已被团中央命名为“全国乡村青年文化活动优秀项目”。
同晚,记者又赶到附海镇海晏庙村,这里篮球场上也灯火通明,10多名妇女正兴高采烈地在打腰鼓、舞太极剑和功夫扇。再看操场那边,还有十来人正围着两把二胡唱越剧。记者问:“天气这么热还来啊?”大家笑着答道:“高兴呀!”
村民们还说,天热时,晚上以户外活动为主;要是天凉了,室内活动室座无虚席。夜深了,赶都赶不走。
如今在慈溪农村,以依托村文化宫为主,建起了710多支文体队伍,基本形成“一镇一品”、“一村一品”的格局。如三北的民间说唱、长胜市村的舞龙表演、掌起的越剧、坎墩的姚剧、振东的铜管乐、西门外的老年腰鼓队、徐福村的乒乓球队、浒山的小锣书、天元界塘村的绍剧沙龙……这些文体队伍人员较稳定,素质较高,具有群众广泛参与的特征。其形式多样、风格各异的特色文化项目,已成为慈溪农村文化宫活动的最大亮点。这些文体队伍,不仅活跃在本村,还经常与其他村举行联欢,演到镇里,演到城里,演到杭州湾跨海大桥工地,成为慰问该工地的第一支文艺队伍。农民们自豪地说,城里人的文化活动我们也有了;镇干部们则把这概括为“城乡文化一体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