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6年温州市第四届音舞节上表演的瑞安藤牌舞。
瑞安藤牌舞是为纪念明朝民族英雄戚继光而创立的民间舞蹈,历时上百年,曾经辉煌一时,表演者曾受到周恩来接见。但现在该舞蹈已有近8年时间没有演出,对该舞蹈了解的人甚少,甚至在日前申报首次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时都差点被遗忘。目前,该舞蹈的传人只有一人,正面临失传的窘境。
由盛到衰:1998年之后再未演出
据瑞安市群艺馆的陈馆长介绍,藤牌舞最初是由明朝时期的军队里操练藤牌阵演变而来的。清朝时,由瑞安籍的清兵和团勇抽出练兵舞中最精华的部分组成节目,在清朝时期庙会向人们表演,俗称“藤牌阵”,又叫“对子连环”。而瑞安藤牌舞由古代的练兵舞加入地域武术动作,又融民间舞于一体,参考戚继光所著《纪效新书》、《练兵实纪》等书,包含六首操、打对子、庆功唐碑等内容的舞蹈。该舞蹈在民国时在温州已经颇为闻名了。
1957年,瑞安藤牌舞参加全国第二届民间音乐舞蹈表演,荣获一等奖,演员们受到了周恩来、朱德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几十年来,该舞蹈作为我市的传统节目,代代相传,并在各级比赛中获得专家的好评和高级奖项。1986年还被收进《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总汇》当作艺术资料留档,并获得民舞集成奖。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原本盛极一时的藤牌舞却渐渐没落了。
自从1998年10月在温州举行纪念改革开放20周年文艺晚会上表演过之后,至今再也没有演出过。
唯一传人:渐渐被人遗忘,濒临失传
昨天上午,记者在瑞安市中心的玉海广场随机采访了20余位土生土长的瑞安人,他们均表示自己对瑞安的风土人情比较了解。
可是当记者问他们是否知道瑞安的藤牌舞时,大部分人露出了茫然的表情。只有两位年纪在50岁以上的市民,表示自己在十几年前看过,并称:“这是老祖宗传下来的宝贝,如果失传那就太可惜了,对后辈具有爱国主义教育的意义。”
那么如何传承呢?1998年时前台有24名演员表演,现在能跳藤牌舞的大概就是这批人了,而且其中很大一部分很可能也已经遗忘殆尽。
现年55岁的徐巧清是瑞安藤牌舞的唯一传人,该舞蹈到他这里已经是第六代了。在上世纪90年代,徐巧清曾和父亲还有儿子,三代同堂一起演出过藤牌舞,但现在这样的盛况却难以重现了。
徐巧清没有徒弟,二十多岁的儿子虽然也会一些,但是由于年轻人对此并不感兴趣,逐渐荒废了。他本人并不是专门从事舞蹈工作的,而是一直在瑞安市运输公司工作。以前单位年轻人多,也喜欢娱乐,单位的工会在舞蹈排练和资金上予以支持。
但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大家都忙于为生计而奔波,没有原先的那股激情和奉献精神,再加上没有固定的场所和经费支持排练演出。势单力薄,经济窘迫,老徐心有余而力不足,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藤牌舞这一古老民间艺术的传承保护工作搁浅。
凤凰涅槃: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正当徐巧清忧心不已时,传来了藤牌舞入选浙江省申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拟订项目名单的喜讯。
为了让藤牌舞重现昔日的辉煌。瑞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专门为此成立申报工作领导小组,使专家和文化部门及时了解藤牌舞的现状。
专家们经多方调查,发现藤牌舞队伍人数灵活,非常适合广场文艺演出、游行庆典等活动,也可在企业中举行,丰富工人的文化生活和企业文化。经过多次的讨论研究,目前已经拟订了五年抢救计划。下一步瑞安市文化部门打算成立藤牌舞研究室,组建固定的舞蹈团队,通过各种渠道,提供演出机会。
徐巧清说,藤牌舞的剧本还在,只要有适当的机会,可能在不久的将来,市民将再次欣赏到他一家三代同台表演粗犷豪迈的瑞安藤牌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