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缘何能赚钱?关键是进入了市场。近年来,兰溪农民纷纷把投资眼光瞄向文化领域,挖掘文化内涵,兴办旅游景点,创办民间剧团,兴建农村集镇歌舞厅、滑冰场等等,农村文化呈现出产业化的好势头。
兰溪市委、市政府十分关注文化产业的发展,去年2月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加快文化事业的社会化、产业化进程。该市认为,兰溪文化资源丰富,有全国最大的诸葛亮后裔居住地——兰溪诸葛八卦村,有清代戏剧理论家李渔故里等。发展文化产业符合兰溪市情,也是繁荣地方经济的一条有效途径。
改变多年来光靠政府投入的做法,兰溪市将股份合作制引入农村文化设施建设,形成了政府、集体、个人共同投入的新格局。政府通过奖励、补助等形式,把握文化发展的方向;集体通过提供场地,盘活文化设施的固定资产;同时引进个人资金,滚动开发,使兰溪农村文化设施建设上了一个新台阶。
全国重点文化保护单位诸葛八卦村的10多个文化旅游景点,由于投资多元化,已取得了明显效益。诸葛药业馆由村集体出资100多万元建成,开馆5年来,已赚回所有投入的资金,还盈利300多万元。该村如今旅游文化收入已占全村集体收入的80%。从事孔明锁开发生产的诸葛品良告诉记者:“每月生产孔明锁3000多把还供不应求,年收入达10多万元,文化旅游让我鼓起了钱袋子。”伴随着旅游业的发展,个人投资餐饮业又成潮流,出现了孔明饭店等50多家酒家,餐饮业收入已占该村村民总收入的70%。现在,诸葛八封村已形成文化投入的良性循环,许多外来客商也把资金投向这里。
兰溪农村文化建设投入多元化,还反映在民间剧团、集镇歌舞厅、滑冰场、森林公园等项目的开发上。黄店镇樟坞村通过股份合作制,建成了3个民间剧团,农忙在家耕种,农闲外出演出,通过演戏赚回的钱已占全村总收入的90%,村民建起了一幢幢新楼房。马涧镇通过提供原有的文化设施,吸纳社会资金200多万元,建起舞厅、滑冰场、图书室等公共文化设施,同时利用民间资金创办了锦文婺剧团、小百花婺剧团,每个剧团的年收入都超过百万元。兰溪市首富村洞源,将村集体近400万元资金投入文化设施建设,建起了文化乐园,修复了古戏台和张学良夫人赵四小姐的故居,还投资近两亿元建设森林公园。
新机制激活了新文化,也让农民在发展文化产业中鼓起了“钱袋子”。去年,兰溪投入文化产业的社会资金达1000多万元,通过文化产业赚回的钱达800多万元。多元投入大大促进了兰溪农村文化的繁荣发展,以“一乡一艺”、“一村一品”为主要载体的农村特色文化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书画村、戏剧村、狮子村、花灯村等文化特色村层出不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