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集的资料整整三大袋
租来的房子太小,书橱被安置在阳台上
[发表评论]
浙江在线9月7日消息(记者 徐晓峰) 怀揣着大专学历,从重庆来到杭州打工的外地小伙子刘长寿用了5年业余时间,准备自费出版一本介绍浙江地域经济现象的书。今天上午,当记者敲开他位于大学路新村的暂住房时,这位个头不高但看上去极精明的年轻人走进了视野。
“我觉得这是一本挺浅显的书,但是对很多人而言,还是挺有看头的。”一落座,刘长寿就滔滔不绝地聊起了他那本即将“出世”的《腾飞的浙江》。“有这个念头整整五年了,现在总算快要圆梦了。”刘长寿说,从2000年10月开始搜集整理资料,直到今年8月才以个人出资的形式委托杭州出版社最后签订下出版协议,这本做梦都在想的书,终于能很快面世了。“现在最大的问题是,找不到一个专家、一名权威来给我编的书写序言。”刘长寿希望借着媒体的帮助,看看那位专家学者有兴趣帮帮忙。
编书的念头来自生活的启发
2000年3月,刘长寿作为成都一家医药厂商的销售代表来到杭州工作。
“第一次来到浙江这个经济发达的地方,可能是出于一个营销人的本能,我经常跑书店想找本系统介绍浙江经济现状的书籍看看。可是找遍了杭州的各家书店,都没有让我满意的。”刘长寿说:“那个时候,我突然灵机一动,既然没有这么一本书,那么就我来编一本好了。”
“从资源小省到经济大省”、“浙江区域特色经济分布”、“走进浙商”、“发达的县域经济”……记者翻了翻提纲,浙江各地的经济概况被一网打尽。“其实我的工作就是搜集尽可能详细的资料,然后自己编辑成文。”刘长寿说,这个初衷也是帮助那些想全面了解浙江的人,省点查找资料的时间。
“报纸上的报道、各地的招商宣传手册、政府经济报告、权威网站资料和各地每年公布的年鉴,都是我这本书的素材来源。”刘长寿给记者拎出整整3大袋资料说:“每次出差到浙江各个地县市,我都留心收集当地的各种介绍资料。周末有空就泡在图书馆里找资料,像浙江图书馆我就跑了不下40次。”“在我的心目中,这本书的读者定位主要就是来浙江工作的外地人、刚毕业在浙江工作或者还在校学习的大学生,当然还包括浙江的企业、各地的图书馆……等等不同的对象。”
现实的压力不得不真切面对
一本40万字的书,编了5年,前后修改了6次。
刘长寿说,第一次把出书的想法和出版社沟通的时候,几乎所有的出版社都觉得“这个选题没作头”。“有的出版社编辑告诉我,这种题材的书,政府出面作比较合适,个人出书风险挺大的。”刘长寿说,等了5年,今年他终于咬咬牙自己拿出大约5万元,就算自费出书了。
至今还在杭州租房子住的刘长寿决定一下子拿出这么多钱自费出书,让妻子多了些埋怨,毕竟一个外地人在杭州生活并不容易。“为了搞那本书,他已经花了不少钱。复印资料,自费出差,购买参考书,甚至前年专门买了台电脑还在家里装上了宽带。”
“如果市场反响好,我还打算再编两本——《浙江市场》和《浙江榜样》,成为《心系浙江》三部曲系列。”刘长寿说,国庆到来之前,《腾飞的浙江》这本书就能在各地新华书店上柜。“我还是希望借着今年西博会和国庆黄金周的人气,能够把这本书推广开来。”刘长寿固执地认为,浙江人需要一本能概述家乡经济地理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