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年前,他因家贫离乡打工,从此音讯全无;昨天,在一位热心的江西老表和温州市社会救助站的帮助下,李德兴终于见到了自己的父老乡亲—— 回家的路,他走了33年
▲在开往老人李德兴家的途中,江西好心人(右)张包春不时整理老人的衣领,并说,穿着整齐点,去看你的老乡。卢春雨摄
少小离乡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昨天上午,当73岁的茶山街道罗胜村人李德兴再次站到阔别33年的乡土上时,过去崎岖的山路已被又平又宽的公路所取代,昔日年轻力壮的好友已是垂垂老矣。迎接李德兴的,是一串洋溢着喜气的鞭炮声和满脸笑容的乡亲。这一幕不仅感动了李德兴自己,也感动了千里迢迢送他回温州的江西热心人张包春。“老李,以后要注意身体,有空往‘家’里打电话。”紧攥着李德兴的手,张包春的眼神里有一些喜悦,有一些失落……
流浪 绝境时碰上好心人
1972年,40岁的李德兴父母早已故世,因家中极为贫困也没讨上老婆。为了生计,他离开自己那个位于大罗山山坳坳里的老家,先后辗转于湖南的浏阳、江西的白水等地,做起了跟着工程队到处造公路的散工,“哪里有活就到哪里干,有活就有饭吃。”深知家乡的几位堂侄也只靠种田维生,即使在最困难的时候,李德兴也没给村里亲友捎过音信。直到2004年2月,在参加江西省万载县双桥镇西江村的公路改造时,年老体弱的李德兴被工程队“遗弃”在当地一出租民房内。两个月后,正当身无分文的他遭房东撵出时,被从紧邻的龙田村来走亲戚的张包春看见了,了解情况后当即用摩托车接回了自己家里。“外地人,年纪又这么大了,当时就想着把老李先安顿下来。”令张包春高兴的是,妻子王正华见着老李,也是二话不说就跑到厨房去给他张罗热菜热饭,此后的一年多里更是坚持如一日。
收养 不是父子胜似父子
“有两个鸡蛋就一人一个,只一个就分着吃。”51岁的张包春如是说。作为江西农村的一名普通农民,他的生活主要靠种家里的3亩地,唯一的女儿也在广东打工帮补家里,生活并不宽裕。然而就是这样一个黝黑瘦削的老表,用自己的善良和淳朴尽心照料着李德兴:张家饭桌的“上座”由李德兴坐,走亲戚带回的好吃玩意送到李德兴的面前,每餐饭“限”着李德兴喝一两半活血的米酒……在李德兴的记忆里,和张包春只红过两次脸,一次是去年10月的一天,自己坚持不吃鸡蛋,想把它留给种田辛苦的张包春补补;一次是今年7月初,自己看张包春一个人忙着抢收抢种,提出要去田里帮忙。两次“大了嗓门”的结果,都是“老子”被“儿子”说服了。在记者与这对“父子”一起乘着市社会救助站的车从市区赶往茶山时,张包春在车上时而整理一下李德兴的衣服,时而嘱咐他以后吃饭要定时,以免打散工时落下的胃病再复发,而李德兴则一边不断点头,一边拿着手绢不停地揩眼泪,一种即将离别的哀愁把记者也感染了。
回家 返乡之旅走了33年
通往李德兴的老家———茶山镇罗胜村的回家之路,救助站的车走了半个多小时。望着眼前的公路,李德兴感慨良多:当年从家里下山就花了一个多小时,到市里还要乘轮船,没想到现在这么快。在村口,陆续赶来的村民和一串鞭炮欢迎了离乡33年的李德兴。“德兴,牙齿都掉光咯,还认得我啊,你邻居李定辉呀。”“德兴你怎么一封信都不写回家来?不认得我了?你侄媳金香啊。”……此起彼伏的问候声将李德兴团团包围,陌生而熟悉的茶山话让他渐渐克服了最初的无措,嘴里的家乡话越来越顺口。“有点失落,但看到村里人这么欢迎他,总算放心了。”张包春说,由于李德兴一直想着回家,今年7月中旬镇上来调查户口时,就向民政部门提出了帮忙的要求,后经该县救助站与温州市社会救助站取得了联系。“这件好事,虽然辛苦,但做了真让人高兴。”市救助站业务科科长宋温清告诉记者,由于李德兴提供的地址并不确切,村名也已更迭,而他的户口也早被注销,因此当最后靠辨认照片找到李德兴的老家并回复江西时,工作人员前后忙了一个多星期。回家后的李德兴会有一个安定的晚年:罗胜村的村干部告诉记者,他会先被安置在村里的老人公寓,再一步步帮助他恢复户口和争取低保待遇。
后记: 在采访这一感人事件的整个过程中,照顾了李德兴一年多,又亲自把他送回家乡的张包春话并不多,一直挂在脸上的是淳朴而温暖的笑容。同行的村民张包待告诉记者,张包春是镇里、县里都有名的热心人,他义务14年办村广播站的事还上过人民日报;而李德兴也不是他收留的唯一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