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秋之夜,赏月、品茗自古就是风雅之事。昨晚,在杭州最美丽的地方——西湖边的“西湖天地”,由早报携手浙江歌舞剧院、浙江音乐厅、西湖天地等单位主办的“中秋爱乐音乐会”把高雅音乐巧妙地融入了风雅。这场音乐会成了杭城真正爱乐者的聚会。不管是“资深”的乐迷,还是初涉乐海的入门者,800余名爱乐者沉醉在了月和乐交融的清辉里。
自从早报“音乐普及为什么那么难”一系列报道见报后,引起了杭城众多爱乐者的共鸣。不少音乐界人士和普通读者打进热线,表示愿意为高雅音乐尽自己的一份力量。于是,在中秋夜,举办一场音乐会的想法开始酝酿。音乐会的筹备消息一经传出,许多爱乐者自告奋勇要演节目,著名主持人亚妮甚至放弃了中秋回老家和父母团聚的机会,担任了音乐会的主持工作。浙江歌舞剧院等专业团体也被爱乐者的热情感动,齐聚了实力演员,为这场音乐会奉献最精彩的演出。
明月、音乐、清茶、月饼,一场充满激情和温暖的音乐会在西湖边上演。
爱乐会刚开始的时候,月亮还没爬上树梢。西湖天地的大草坪上,开始聚集了许多市民,等待“中秋爱乐音乐会”的开场。舞台一侧,浙江歌舞剧院的演员们“咿咿呀呀”地练起琴。湖边,清风拂过,淡淡的月光洒到演员身上,乐声和景色浑然一体。演出开始后,观众越聚越多。被小提琴独奏《沉思》优美的旋律所牵引,许多特地赶到西湖边赏月的市民,都循着乐声来到了现场。
为了烘托中秋的气氛,昨晚的演出特别安排了《彩云追月》、《春江花月夜》、配乐朗诵《荷塘月色》等带了更多节日色彩的节目。浙江歌舞剧院交响乐团团长黄海告诉记者,以前在音乐厅演出,剧目学术性强,而这次是一场户外的普及性音乐会,他们对节目进行了精心的挑选,演出曲目基本上都是欢快、老百姓最耳熟能详的。在这个传统佳节里,演员们适当增加了中国民乐的比重。昨天是9月18日,也是“九·一八”事变74周年纪念日。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男高音张哲唱起了大家熟悉的歌曲《松花江上》,激昂的歌声尤其能引起观众的共鸣。很多观众在台下,和着节拍,轻声哼唱。
正是这些对观众“胃口”的音乐曲目和表演形式,让音乐现场掌声不断,观众越聚越多。黄海说,虽然户外的演出欣赏效果肯定不如剧场里那么好,但是这里人气很旺,这正是音乐工作者普及高雅音乐要达到的效果,“我们要让平时不进音乐厅的人也能来这里看到高雅音乐,让他们对高雅音乐有一个基本的认识。”
听说是普及高雅音乐的公益演出,浙江歌舞剧院的演员都放弃了休息。小提琴手宋玮昨天一直头晕,却仍坚持来到现场。“越是公益的事,演员就越认真。”浙江歌舞剧院副院长史染朱说。“公益演出我参加过不少,但没有一次有今天的质量,今天的氛围。这个中秋,我很感动。”主持人亚妮望着台下,深情地说。
西湖新天地的杨经理在听了音乐会后,忍不住再一次发出了邀请:“西湖新天地的氛围很适合举办这样的高雅音乐会,以后希望早报能多举办这样的音乐会,让市民经常能在这里欣赏到。”
观众
音乐就这样来到我身边
一轮明月。一场精彩的演出。昨晚,杭州人度过了一个美丽的夜晚。
尽管月亮还没出来,但是一曲《彩云追月》让观众们悠然感受到了明月朗照的意境。草地上的人数也伴随着美妙的音乐陡然增加,里三层外三层围了个厚实。
这些意料之外的观众,大多是些无意中经过的路人,却被动听的音乐吸引得拔不起脚来离开。“我是丽水人,一个人在杭州过节,就过来晃晃。我是被那首《松花江上》吸引过来的。我不会用什么动听的词语,只能简单的说这个晚会很好。”在草坪上站了半个小时的梅礼平说,他打算继续站下去。
路过湖边的浙江财经学院的学生张艳和王文灵被乐声打动,驻足倾听。望着很多和他们一样站着或坐在草坪上沉醉在音乐里的观众,张艳说:“没想到,高雅音乐也可以这样平民化,可以这样贴近我们的生活。”
71岁的陈溥鹤老先生非常喜欢古典音乐,从早报上看到音乐会的消息,和老伴特地从古荡赶来。老先生激动地告诉记者,这些旋律听起来特别亲切。他说,虽然天气比较热,但没想到有这么多人,看来老百姓对高雅音乐欣赏水平是提高了。
“音乐会的曲目选得特别好,都是老百姓熟悉的音乐。所以,大家这么高的兴致。”杭州师范学院老师郭梅说。
演出仍然在继续,月亮也慢慢地爬上来了,观众席上的掌声一次又一次响起。在晚会结束后,一位读者将一封信交到记者手里,来表达他的激动之情。
花絮
湖畔雅乐吸引美国指挥家
除了专业团体的演出,早报读者也参与到了这次音乐中来。6岁的小女孩报名要求表演古筝独奏,读者徐静则拿出了她的绝活朗诵。这两位读者第一次凑成了搭档——配乐朗诵《荷塘月色》就这样诞生了。
大家对音乐的热情打动了台下一位特殊的观众——美国人丹尼斯。丹尼斯是美国一所大学的教授,熟谙作曲和指挥。他受邀成为将于明年初举办的浙江新年音乐会指挥。他对小女孩的表演赞赏有加,忍不住亲切地把孩子拉到身边,不仅夸奖她,还邀请她长大后去美国演出。
又看了一会儿表演,热情的丹尼斯坐不住了。被这样一种演出形式和观众的热情所感动,他主动要求上台,为广大杭城的爱乐者演奏一首钢琴曲。他告诉记者,在美国这样的户外音乐会常常有,他很高兴在中国传统的节日里,也能欣赏到这样一台户外高雅音乐会。他娴熟的指法、流畅的音乐表达,让一曲《STELLA》感染了很多人。
感触
音乐呈现和谐
周冠均(省文化厅艺术处处长)
这样大众性的高雅音乐会,文化底蕴非常浓厚。在西湖边一边欣赏着金黄的月亮,一边听着高雅、美丽的音乐,这个充满诗情画意的“爱乐会”,谁不愿意来参加呢?这场音乐会,很多专业人士向大众表现出高雅音乐的魅力和灵魂,对于普及高雅音乐的确很有力度。
这场公益音乐会,给了观众和专业音乐家们一次交流的机会,拉近了观众与高雅音乐的距离。高雅音乐与观众在“爱乐会”上,得到了和谐的结合,是建设和谐社会的一种体现。
普及音乐需要氛围
徐君跃(杭州西湖琴社社长)
媒体是一个特殊的平台,在推广和提倡高雅音乐方面起到一般团体所不能起到的作用。高雅音乐的普及需要营造一个好的氛围和好的环境。早报对高雅音乐会的大力宣传,让更多的人接触到高雅音乐。而举办“爱乐会”,能让观众能够更深层次地了解高雅音乐,并可能由此喜欢上高雅音乐。
“赏心乐事”需要大家参与
姜方晓(浙江音乐厅总经理)
我们这次参加早报策划的中秋“爱乐会”,是期待有更多的人走近“赏心乐事”,让这一音乐演出品牌更加深入人心,带动杭州的爱乐者聚集到一起,一方面,从音乐中感知真善美;另一方面,为提高现代城市的文化素养尽自己的一份力。我真希望,这样的音乐会能多一些,更多一些。
今日早报:
杭州西湖本就充满着诗情画意,2005年中秋这个特殊的夜晚,它又增添了浓重的诗意。
让优美的高雅音乐从神圣的大堂,来到广阔的天地,融入到广大群众之中;让皎月高挂的西湖上空,飘荡着优美的乐声。这是《今日早报》一项很有意义的创举,使美丽西湖更添激情和浪漫的色彩。
任何事物只要有广大群众的支持和热爱,它必将具有强大生命力。
感谢《今日早报》让我在2005年中秋之夜留下终生难忘的一刻。谢谢。
读者张勇毅
2005年中秋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