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早报热线接到读者的反映:现在,挂个名中医的号子真是太难了,提前一天漏夜排队的现象已是见惯不怪,几位知名的国家级老中医更是“一号难求”。据悉,像杭州市中医院的王永钧、何嘉琳等老中医,预约专家号的日子已经排到了明年年初。
在当前优质医疗资源稀缺的情况下,实施抢救性策略,培养青年“传人”已经迫在眉睫。
慕名求医者“非名中医不看”
每周四下午,是杭州市中医院著名国家级老中医王永钧医生的特需门诊时间。虽然是下午才开始接诊,但一大清早,很多病人就陆续到市中医院的名医馆来“蹲点”了,有几个还手拿干粮和饮料,大有就地解决中饭的架势。
坐在记者身边的是一对40岁左右的中年夫妻,丈夫脸色蜡黄,精神萎靡,妻子扶在一旁,一会儿递饮料一会儿拿水果。在闲聊中记者得知,他们来自东阳,早在4月份的时候就挂了号子,而且还是托朋友帮忙的。男子得的是一种叫作IgA肾病的疑难杂症,吃了好多西药没见明显好转,一碰上感染就反复发作。听朋友介绍,王永钧医生对于相关病例的治疗很有经验,还有专门配制的方子,所以就慕名而来了。
“找个好医生能挽回你一条命,又不是什么急病,这几个月时间等得起,也愿意等。”妻子向记者解释为什么愿意为看一次病等上几个月。
“除了王医生外,还有很多优秀的肾内科医生,你也可以看呀!”记者建议。“那可不行,心里感觉不踏实,否则我也可以在当地看,何必老远跑到杭州来呢。我们就认他,非他不可。”夫妻俩很坚定。
据悉,多位名老中医精湛的医术在民间赢得了患者的好口碑,大家口口相传,逐渐形成了一批相对稳定的患者群。这些患者如同崇拜自己的偶像那样认定了这几个老专家,非要他们看病不可,很多还是从全国各地赶过来的。现在,不仅提前一天漏夜排队的现象见惯不怪,几位国家级老中医的专家号,更是“一号难求”,有的已经排到了明年年初。
名中医年龄偏高渐成稀缺
据杭州市中医院有关负责人介绍,随着中医知名度和影响力的不断提升,看中医的病人也越来越多,老年病和慢性病是两大主要就诊对象。此外,调理、调养、修身是中医区别于西医的独到之处,“保健养生”也占据了中医市场很大一部分份额。
同时,中医治病的范围也在不断扩大,减肥、美容、抑郁、中风以及很多的怪病、疑难杂症,中医都有相对应的治疗方法。
在中医市场不断扩大的同时,中医,尤其是名中医的数量就显得捉襟见肘了。一个不能回避的事实是,杭州名老中医不仅数量有限,而且因年龄普遍偏高,能出诊的越来越少。
记者从有关方面了解到,不包括省级医疗机构,全杭州目前拥有的国家、省、市三级名老中医共35人,其中绝大部分年事已高,9位国家级名中医,年纪最大的已经85岁,平均年龄70.5岁。由于年老体弱,35位名中医中,能坚持在本单位每周两个半天坐诊的,现在只有一半。
学院派中医师经验不足
“中医是一门“经验医学”,完全需要从临床中积累经验,能否很好地掌握和运用中医药的学术精髓,这种能力的培养绝不仅在一朝一夕。”多年从事推拿工作的王晓栋医生认为,中医更讲究因人施治,对症下药,其用药方法变化多端,奥妙无穷,没有长期的临床实践和丰富的经验积累,许多东西很难一下子学会。因此,中医师需要锻炼很长一段时间才能有所建树,一般来说中医师到了50岁左右才开始可以称得上名中医。
他说,从院校培养出来的中医师,虽然说知识面比较宽泛,但基础还不够扎实,实践经验不多,如果没有名师的指点,那所学到的“秘籍”是非常有限的。也就是说,很多从院校毕业的中医师,如果没有名师的单独指点就很难成为名医。
而一直沿袭的师承制也有狭窄的一面:老师的经验相对比较单一,其中还有部分老师思想保守,“传内不传外,传子不传女”,经验秘方不肯外传,以致许多宝贵经验失传、流散。而这种培养方式比较原始,人才培养的速度比较慢,不能适应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对医疗服务方面的需求。
名医带徒授艺传绝活
为了抢救宝贵的名医资源,解决市民“看名中医难”的问题,杭州市卫生局今年上半年在充分调查摸底的基础上,经过层层推荐和选拔,从全市2000多位中医专业人员中,选出了20位作为市级名中医候选人。
据悉,作为抢救性手段之一,评选市级名中医时有一个重要的附加条件,就是评上名医必须带徒。原则上每位名医都要带出两三个徒弟,将名医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传承下去。这20位“入选”者中,既有杭州市级医院的,也有区、县医院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绝活’,而且兼顾了内、外、妇、儿、骨伤等多个科,他们将“手把手”带徒授艺,将身上的“绝活”传下去。
有专家还建议,培养名医应该采取院校制和师承制相结合的方式。名老中医药专家在毕生的学术探索和临床实践中,积累了非常宝贵的经验,从院校出来的中医师跟师应诊抄方,实践时间长,不但能深得老师经验,而且使背诵的医籍从“不甚理解到理解,到融会贯通”。而不同老师,不同派别,又有不同经验,可以使中医学术形成百花齐放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