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乌环保局长何占奇告诉浙江在线记者,过去的深刻教训告诉义乌企业人,必须走循环经济之路,才能促使企业健康、平衡的发展。
与循环经济相配套的是清洁生产地推行。在当地一家集针织、印花、染色为一体的综合型生产企业金哥集团,是一家大型针织印花染整企业。印染是一个污染比较严重的行业,该企业于2002年就提出清洁生产和印染废水治理回用示范工程,先后投资2000多万元建立了一套处理能力为3000t/d的污水处理装置和100吨/小时废水回用系统,主要处理生产废水和生活废水,并采用生物接触氧化和气浮工艺处理达到国家一级标准,对废水进行回用,回用率达到80%以上,有效节约了用水,减少了COD的排放,清洁生产效益显著,每年节水52万吨。
浙江在线记者获悉,以循环经济建设为重点的生态市建设是在义乌较快发展的经济环境下进行的,去年以来就对一些重点企业进行试点,目前试点企业所呈现出来的是一支生态绩优股。试点企业得到了真正的实惠。
细节四:市委书记一怒为浊流
在当地,记者听到了地方主要官员铁腕治污的一些小故事。
几个月前,该市市委书记楼国华接到外商反映,被当地人称为“龙须沟”的一条城南城中河臭气熏人,影响周边的环境。楼国华亲自率领一套班子实地走访。浑浊的河流流经时有人捂鼻而过,看到这一切的楼国华皱起眉头,“河水不清澈,臭气熏人,一条小小的城中河都不治理,沿河老百姓不满意,我们还有什么资格谈生态市建设?”楼果华立即责成环保等有关部门拿出整改方案,28日,浙江在线记者向楼国华求证这段插曲时,他笑笑说,目前来看,河流治理进度很快,10月份将治理完毕。之后这条河流水循环将达到自净。
楼国华给记者的第一印象是,对环保数据烂熟于心,对生态建设抓得很紧。在当地的一份2003年就设立的生态市建设领导小组和“创模”工作领导小组现任成员名单里,浙江在线记者发现,楼国华挂帅组长,并由市委常委、组织部长担任副组长,此构成的意义是,从制度上对地方官员正确的政绩观、生态观进行约束与提升。
每个月的至少一个晚上,生态市建设领导小组的所有成员都会接到通知,召开紧急会议,各乡镇一把手必须到会汇报。
从制度构建上保障生态建设,这个举措在义乌体现的十分到位。一位当地环保建设熟稔的省生态办官员告诉浙江在线记者。全市上下形成了“不重视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的政府是不清醒的政府,不重视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的部门是不称职的部门,不重视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的企业是没有希望的企业,不重视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的公民是没有社会公德的公民”的环境观念。
浙江在线记者在当地看到,在商品经济发展迅猛的同时,“善待自然,亲近自然,保护环境,优化环境”的理念已经深深植根于义乌人民的心中,一种追求整洁、绿色、健康的生态文化正在逐步形成。
平衡是金,义乌把经济发展与生态建设的关系把握的十分协调。抓经济,放手抓活,抓生态,握拳抓紧,一松一弛之间,浙江在线记者感受到了商贸义乌的生态之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