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手拍钹,左手敲锣,两脚并用击鼓,偶尔拉起二胡,弹起三弦还唱上几句,完成这一系列动作是一名69岁的老人。国庆期间,这手绝活在绍兴县鲁镇越艺馆演出得到满堂喝彩。因为这位老人的坚持,埋没了近40年的“诸暨西路乱弹”剧种,又重新被搬上舞台。面对掌声,老人泪光闪烁:“还记得上一次演出已是40年前了……”
40年民间剧种成“绝唱”
老人名叫陈祖明,诸暨人。当“诸暨西路乱弹”这一个名字从他嘴里说出来时,现场观众大多不知所云。
“乱弹”作为一个剧种,最早记载于清朝中叶,后逐渐发展为西路乱弹和诸暨西路乱弹。
以往民间班子常与杭嘉湖水路班合流,兼演徽戏、梆子和少数调腔剧目的多声腔地方剧种,演员多为诸暨艺人,主要流行于诸暨周围一带。这个剧种的演出不受场地限制,音乐激越高亢,唱腔抒情悠扬,动作粗犷,具有浓厚农民思想感情,所以广受欢迎。
老人告诉记者,1959年,有部分热爱“诸暨西路乱弹”群众,向省县文化部门提出要求挖掘遗产“诸暨西路乱弹”的建议,引起政府重视。
1961年,在省文化厅戏剧处指导下,对这已濒临灭绝之地方剧种进行“抢救”。当时以县府名义先将几位年近花甲老艺人请到县文化馆,请他们“口吐”剧本台词与曲牌,并整理编印出《诸暨西路乱弹简介》一书,对保存资料起到极大作用。1962年2月创办起了半职业剧团。4月,诸暨西路乱弹剧团正式成立。但后来剧团被并到诸暨文工团,陈祖明等演员被解散回家。
年少时已沉迷其中
走进陈祖明的家中,随处可见各种各样的乐器,就连灶坑上摆的、放的也都是铜锣、笛子、胡琴、唢呐等。只要稍有空闲,老人就会随手拿起一样乐器自娱自乐。
说起这份痴迷,陈祖明说,还是儿时一件小事引发的。陈祖明小学毕业那年,村里组织他们排演节目。有一次,老师还没来,陈祖明自己在玩胡琴,没想被老师撞了个正着,挨了一顿骂。
倔强的他很不服气,回家后,他在墙壁上画了两根弦,又找来一根细竹竿摆弄起来。之后只要看到别人在拉琴,他就会不由自主地走过去,这一兴趣伴了他大半生。
上世纪50年代,陈祖明的琴技得到省群艺馆老师的肯定,被安排到黄龙洞戏曲学校培训。随后,他被调到诸暨文化馆,并成为诸暨西路乱弹的一名司锣员。
只是他没有想到,剧团就这样被解散了。那一年,他把剧本和舞台梦一起悄悄藏了起来。
大半生苦练终于重上舞台
此后,陈祖明一直将愿望深藏心底。他家境并不富裕,几百元一把的二胡对他来说是一种奢侈。
“买不起,我就自己做。”陈祖明告诉记者,胡琴筒子往往要选择硬木,把它一点点挖空就得花上一个星期的时间。如今,板胡、京胡、胡琴他都已尝试做过。因为手艺好,周围的胡琴爱好者都纷纷前来请教。
有了乐器,陈祖明就开始练起西路乱弹。因为没有合作演员,他就独自一人同时演奏多种乐器。在整理了几近失传的《诸暨西路乱弹传统折子戏剧目》、《诸暨鹦哥调》等剧目后,他的技术也纯熟起来。
吟唱间,40年春秋已过。老人回忆起来一声叹息:“要不是真心喜欢,怎么可能坚持这么久。”声名渐渐远播的他被绍兴县鲁镇越艺馆相中,专门在国庆期间演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