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来,随着太湖流域水污染防治工作力度不断加大,工业点源污染逐步得到有效控制,但随着农村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农业农村面源污染日趋上升,成为影响农村地表水和居住环境的主要因素。如何改善农村环境,长兴县采取了一项新举措。
日前,作为全国闻名的革命老区,苏浙军区司令部所在地长兴县槐坎乡仰峰村在环境污染治理上采取一项新举措。在农舍屋后,随处可以发现一片片郁郁葱葱的美人蕉和深绿色的黑麦草,宛如一个姹紫嫣红的“农居花园”,有谁能想到,这就是治污的“秘密武器”——人工湿地。
“农户们分组修建污水处理池,池两端分别是两个蓄水池,生活污水经管道流入一边蓄水池后进行厌氧处理,然后通过填料(主要是鹅卵石、黄沙)表面生长的生物膜。经过这两道处理就可以降低水中的化学需氧量。而这上面种植的美人蕉、黑麦草,根系发达、喜湿、吸收能力强。其扎根在人工沙层中,污水渗入沙层后,含氨氮的水体腐殖质、泥浆等物种被美人蕉发达的根系吸收并消耗掉。经过美人蕉过滤后,生活污水能够达标排放。”环保局的技术人员说,“人工湿地”是结合农村实际,采用适用性强,系统效率高,投资少、占地少、操作简便的处理工艺。
“我们仰峰村有520户,共1362人,规划建设130个‘人工湿地’,已建成70多个。每个成本只要2000元,由村承担60%费用,村民承担40%费用。由于这是一次性投入,子孙后代都能受益的健康工程,因此村民们对此都非常支持。”该村书记许金忠说,为降低投资成本,仰峰村采取1户一“人工湿地”或二户一“人工湿地”,每个“人工湿地”每天可处理160—320升生活污水,同时还可处理80—160升人体排污。
仰峰村村民沈水利一家6口。他说,过去生活污水直排到村内的仰峰溪涧,致使原本清澈的溪涧成为人人掩鼻而过的臭水沟,于是,部分经济条件好的农户投资建造简易的化粪池,但投入使用后,由于操作等各方面的原因,化粪池又成为滋生蚊蝇,制造病源的源头。现在可好,有了人工湿地,娇艳的鲜花取代过去的化粪池,不用担心蚊蝇,臭水沟也将很快恢复原来清澈欢畅的小溪流水的面貌。
“农村面源污染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地表水质量严重下降;农村生活用水困难,相当比例的农村人口饮用不洁水,农村人口的健康受到影响;水生动植物消亡,生态平衡遭到破坏。通过这个项目的实施,削减了农村污染排放总量,为区域水环境治理做出贡献,又能改善农村饮用水水源水质,保障村民身体健康。”槐坎乡副书记叶国成说,完成仰峰村的“人工湿地”工程后,将启动集镇的“人工湿地”建设。
污水处理工艺有许多种,也各有优缺点,而长兴县结合生态农村考虑,采用了地下厌氧处理池及人工湿地的污水处理技术。目前,该项技术已在全县14个村和5个集镇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