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公务员陆鑫匆匆结束了在衢州老家的休假,急忙赶往杭州市小营街道——这并不是因为公务,而是为了和一名16岁的男孩一起吃顿饭、聊个天。这个名叫黄小蜂的男孩并不是他的亲人,而是他在小营巷社区结对帮教的对象。
正在读高中的黄小蜂,父母都是聋哑人,平时对他放任自流,致使他结交了一些不三不四的人,还染上了小偷小摸的恶习。虽然他也知道这样做不对,却无法自拔。每晚,他的内心都极度空虚、苦闷。得知社区开通帮教热线后,他试着打来电话求助,并与帮教志愿者陆鑫交上了朋友。
自今年4月,小营巷社区启动帮教边缘青少年工作以来,共受理近百个案例,开展特色帮扶活动300多次,为社区青少年的教育管理作了积极探索。
近几年,社区青少年的教育管理问题日渐突出。有关部门的数据显示,闲散青少年已成为犯罪的高发人群之一。加强对这个群体的管理、教育、转化和挽救工作,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青少年犯罪,是一个亟待破解的课题。
厌学、与父母对立、小偷小摸……曾几何时,这些边缘青少年学校不想管,家里管不了,社区没人管。小营街道社区青少年事务管理试点工作办公室副主任周展还记得,当初他到几个“有情况”的青少年家了解情况,还没等把话说完,家长和孩子就已经下了逐客令,连吃几个“闭门羹”。显然,传统的说教式教育已不能适应新的要求。
改变帮教的方式、方法势在必行。街道团工委设想,如果让志愿者以平等的身份去接近这些青少年,效果会怎样呢?随后,他们向社会发布了招募“阳光使者”担当社区帮教志愿者的消息。第二天,就有超过100人报名,两个月后报名人数竟达1000人。他们中有社会心理专家、公务员,也有退休在家的老教师、老职工。浙江理工大学社会工作系主任陈雷带着师生主动找上门来:“我们系里所有老师、同学都愿意做帮教青少年的志愿者。”原先没钱做,没人做,也没地方做的青少年社区帮教,一下子情况大为改观。
利用这些资源,小营街道挂牌成立了社区青少年事务管理工作站,解答家长和孩子遇到的问题和困惑。在省未成年犯管教所工作的徐小强,自从当了志愿者后,经常利用晚上时间赶到社区接听热线,与需要帮教的青少年进行面对面交流。
刚从德国取得社会心理学硕士学位的邱芳妍也赶来了,并主动与需要帮教的一名男孩取得联系。这是一名刚走出职高校门的男孩,在一次和单位同事吵嘴后,他就开始闭门不出,已经大半年不和家人说话了。邱芳妍利用所学专业特长,从他最感兴趣的篮球话题切入,一步步引导其打开心扉,并与他成了朋友。渐渐地,孩子主动走出房门,并和父母开始有了初步的沟通,情况变得一点一点好起来。
“你不拉他一把,就等于把他推向另外一边。”帮教志愿者、浙江工商大学社会学系主任马良说,做这个工作,就是要把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引入社区,共同构筑帮教网络。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倪受南说:“以前社区干部上门做青少年的思想工作,常常感觉无从下手,现在有了这样一支专业力量,感觉多了一位得力的助手。”
据不完全统计,在小营街道,接受帮教的孩子都有不同程度的好转,40%的人待人接物的态度有所变化,30%的人对生活的态度明显好转。原来不上学的,重返校园;原来不和父母说话的,也开始与父母有所交流;原来沉迷网络的,现在也逐渐告别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