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在杭州市气象事业“十一五”发展规划论证会上,杭州市气象台台长楼茂园坦言,要精确地预测未来近个把月的天气情况,以目前的技术力量还很难。如何提高气象预报的时效和精细化水平,也成为气象部门面临的巨大挑战。在这份未来5年的规划中,一些与市民相关度极高的气象工程夺人眼球。
气象预报越来越准确
天气预报准不准,直接关系着市民的日常生活。而随着城市会展业和旅游业等方面的发展,对气象预报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杭州精细化气象预报综合分析服务工程建成后,将努力使杭州的48小时内天气预报准确率提高2%-3%,预报时效延长1-3天,预报区域进一步精细化,并正式发布3小时的临近天气预报。
桃花茶叶都有物候观测站
杭州旅游生态气象监测系统将以杭州的三江三湖以及西溪国家湿地公园为核心,内容包括建立杭州西溪国家湿地公园生态气象监测站、千岛湖生态气象监测站和西湖四季主要花卉物候观测系统。建成后,将为发展杭州旅游业提供一定的决策依据。
杭州西溪国家湿地公园生态气象监测站,具体选址在杭州西溪国家湿地公园中心蒋家荡区域,由室外观测基地、室内分析实验室和远程数据处理终端等组成,监测站按照湿地生态气象观测的要求设立监测要素。
西湖四季主要花卉物候观测系统主要是针对杭州四季主要花卉(桃花、荷花、桂花、梅花)和茶叶建立不同的物候观测站,以开展对杭州四季主要花卉和茶叶长期、连续、规范的物候观测,为开展杭州四季主要花卉观测期预报、龙井茶生产气象保障服务及相关研究工作提供精确的物候观测数据。相应的物候观测站拟选在梅家坞、满陇桂雨(植物园)、灵峰、花港等区域,观测以人工为主。
台风暴雨成为防灾之重
受全球变暖影响,上世纪90年代杭州经历了多洪水灾害的时期,曾引发过钱塘江流域性严重洪涝灾害。近三年来杭州气候异常,已连续出现高温干旱天气,台风、强降水、冰雹和雷雨大风天气明显增多。
今年9月3日临安昌化3小时降雨量达到415.5毫米,而降雨区仅集中在5—10公里的范围内,为浙江有气象记录以来从未出现过的特大暴雨,受灾十分严重。因此,建设杭州气象灾害预测预警工程十分必要。
“十一五”期间,将重点开展台风、暴雨等气象灾害研究和灾害易发区普查,建立气象灾害检索系统、杭州主要气象灾害预报业务系统、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快速发布系统、数字电视气象频道快速预警传播系统等4个系统,并正式开展3小时临近突发气象灾害预报业务。
人工增雨将在全市“布点”
近十几年来,杭州频繁出现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夏秋连旱等已经对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产生了明显的影响。同时,杭州水资源短缺问题日益显现。
杭州地处亚热带,空气湿度大,空中成云机会多,开展人工增雨作业十分有利。每年通过杭州地区上空输送到长江流域和入东海的水汽有数百亿吨之巨,若能节流10%便能给杭州带来丰富的淡水资源。因此,充分利用有利条件,适时组织实施人工增雨作业,对改善杭州水资源短缺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人工增雨作业系统工程包括成立杭州市人工增雨办公室,并组建全市人工影响天气作业队伍。各区、县(市)配备专用人工增雨防雹火箭装备,并依据不同的地形特点、气候条件和增雨需求,在全市范围建立20—25个左右的人工增雨天气作业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