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义乌市统计局调查,今年前三季度,义乌农村居民收入继续在高位上增长,收入增幅均在10%以上,增幅连续两个季度超过了城镇居民3个百分点。
“它说明义乌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在缩小,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目标正在成为现实。”义乌市统计局副局长王基昌说。据介绍,农民收入增幅超市民,近年只在台州、绍兴等少数县(市)出现过,其增幅一般就在1个百分点左右,但像义乌这次超过3个百分点,在全省尚属首次。
现象:农民增收了781元
经义乌市统计局调查,今年1至9月,义乌市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为6728元,比去年同期增加781元,增长13.1%。若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14.5%。收入增幅首次超过当地市民。
负责调查的义乌市统计局蒋文伟科长发现,今年义乌农民人均增收的781元主要由以下三大块构成。
首先,农民家庭经营现金收入增长14.3%。前三季度,义乌农村居民人均家庭经营现金收入3174元,同比增加398元,占现金收入的47.2%。从产业看,来自第一产业的现金收入人均605元,同比增长59%;来自第二产业的现金收入人均847元,同比增长11.1%;来自第三产业的现金收入人均1721元,同比增长5.4%。
其次,农民的工资性收入增长较快,为14.1%。义乌农民前三季度来自工资性收入人均2409元,同比增加298元,占增收的1/3以上(35.8%)。
最后,非经营性收入增长12.2%。上半年,义乌农村居民获得的转移性和财产性收入人均1146元,同比增加84元,增长8.0%,占现金收入的17.0%。
原因:“两驾马车”双重拉动
探讨义乌农民收入增幅首次较大幅度超市民的原因,王基昌认为,这得益于国家政策及市场“两驾马车”的双重拉动。
“政策效应的进一步释放是农村居民现金收入快速增长的原动力。”据他介绍,今年义乌在不折不扣落实免农业税等中央高含金量政策的基础上,又增加了提供涉农贴息贷款等新的惠农政策。从前三季度情况看,政策效应十分明显。1至9月,义乌市农村居民人均农业现金收入480元,同比增长61.2%,是近几年增幅最高的一年。
义乌市农村“低保”补助、医疗保险等资金投入明显增加,也对农村居民增收起到直接或间接的促进作用。此外,义乌市经济的快速发展,也意味着农民外出务工机会增多,随着劳动力市场价格明显提高,在收入增加和城市化扩张的同时,各方面对农副产品的需求和消费增多,相应地也促进了农民增收。
-专家解读
用城市化、现代化来破解“三农”问题
浙江省社科院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教授杨建华
对于义乌农民收入增幅首次超过市民3个百分点,杨建华教授连用“非常惊喜、大好消息”来形容,“这是目前在浙江以至全国都少见的大好事”。
长期研究浙江城乡发展的杨建华教授认为,中国农民收入水平一直以来都低于城市居民,因此,我国每年一号文件都以“三农”为主。以浙江为例,去年全省城镇居民人均收入为14050元,而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才6050元,城乡收入差距可见一斑。
义乌的农民收入增幅今年首次超过市民3个百分点,这说明义乌市运用城市化、现代化来破解“三农”问题,为全省各地提高农民收入提供一种思路和借鉴经验。
杨建华认为,义乌成功经验表明,努力实现工业化、城市化,是农村最终走向现代化的一种很好途径。这与今年初,省委出台《浙江实施城乡一体化发展纲要》不谋而合,《纲要》的核心思想就是,在“十一五”期间,力求推进全省农村现代化,全面建设农村奔小康,力争2010年,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8000元,基本实现农村小康指数标准。
“当然,义乌经验最重要的还在于,它符合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重要内容’,反映了和谐社会发展要求。”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