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10月19日讯 (记者 徐晓峰) 创新风险巨大,项目的成功需要大量资金,需要强大的技术,还需要耐心与毅力,当然拥有这些同样未必成功。许多浙江的企业家都对此感同身受。
慈溪的大成集团研制新型防弹纤维用了6年,花费上千万资金,让企业一度举步为艰。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不少浙江的企业家都敏锐地认识到,高科技手段生产大众产品的时代已经到来,这对浙江众多的加工企业而言,则意味着产品的周期越来越短,市场过剩越来越严重,利润在下降,风险在提高。
而走上自主创新道路的企业,也不约而同地发现,对多数中小企业来说,自主创新的道路也没有想象中那么好走。缺乏科研资金,缺少科技人才,更缺少“时间”等待成果的出现。
绍兴企业“春晖智控”在自主创新中摸索出了一套经验,明确了“模仿创新”的概念。和浙江企业传统的“为我所用”不同,模仿创新的出发点就在于站在已有的高度获得更大的进步。
“春晖智控”制定了模仿创新的三条原则:研发的产品是发达国家广泛使用,而我国需要进口的;模仿创新要有自主知识产权;产业化后要使市场占有率达到国内前三名。
在鼓励人才的体制上,“春晖智控”不仅对成功者进行重奖,对失败者同样予以鼓励。“研发的方案只有第一方案与第二方案的区别,没有唯一方案的概念。”在人才的引进上,同样追求为己所用,而不是为己所有。
如今,越来越的浙江中小企业已经意识到创新和保护知识产权的重要性,摈弃单纯的模仿,走一条模仿创新的道路也许是条合适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