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宁波市总人口557万,外来劳动力就达203万人。外来务工人员为宁波的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建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成为宁波各行各业人力资源不可缺少的重要力量。
削平收费门槛
江西小伙子王海港在宁波市劳动力市场职介大厅电脑里查询到招聘信息,来到职介窗口,工作人员很快替他落实了用工单位,并开具了介绍信。在宁波,不花一分钱就能找到工作成为该城市就业市场的一大亮点。
据了解,一年前宁波市在全国率先推出了公共职介“零收费”举措。宁波市职业介绍中心今年上半年已为1.39万名外来民工免费介绍职业,其中1.14万人找到了工作。市就业管理部门称,昔日让外来工尴尬的就业门槛从此退出历史舞台。
为改善外来工就业环境,宁波不断清理和取缔针对农民工进城就业等方面的歧视性规定及不合理限制。25元钱一次的职介费曾经挡住不少外来工的求职脚步,自去年8月中旬起,全市各级公共职介机构陆续搬掉了这道门槛,免费为农民工提供求职登记、职业介绍和职业指导服务。现在,在全市务工的外来民工可以自由进入14个县以上及240个街道、乡镇的公共职介机构,与本地市民一道分享平等的公共就业服务。而且所有的职业工种限制已不复存在,企业可以自主合法地使用外来务工人员。今年上半年,宁波各县(市)区进入劳动力市场求职登记的农村和外来劳动力就达28.53万人,占总求职人数的54%。
消除政策壁垒
过去,外来务工人员来宁波求职必须办理和出示就业证、暂住证和计生证,并且要收取一定的费用,花钱又费劲。从2004年11月起,实施了近10年的外来人员就业证卡制度宣布废除。外来民工用不着再花钱办证,只需凭身份证填写求职登记表就能进入外来人员就业服务中心找工作,就业程序比本地人还简便。
“无门槛就业”有力地推动了外来民工充分就业。宁波市职业介绍服务中心主任周俊彦说,中心大楼建于1999年,是当时华东地区最大的劳动力市场,许多农民工看到宽敞的服务大厅,这么多的工作人员,都以为收费很高不敢进来。“现在他们知道不收钱,老乡传老乡,亲戚带亲戚,都往我们这里带,在中心80%的求职者都是外地民工。”
为了使外来务工人员在宁波就业的合法权益得到维护,宁波市还筑起多道维权防线。在全国首创建筑企业工人工资支付担保制度,保证农民工工资按时足额发放。今年上半年,全市劳动监察部门为1.7万名农民工追回工资2889万元。
为保障外来农民工的职业安全,宁波市推出农民工可先行参加工伤保险,并为外来民工开辟“维权绿色通道”,对劳动争议案件实行快立、快审、快结,必要时还提供法律援助。
严管整治并举
社会办职业介绍机构受利益所驱使,各种违规行为时有发生,直接损害外来求职者利益。为此,宁波市对社会办职介机构的管理形成制度化、长期化。由劳动保障、工商、公安等相关部门定期对区域内非法职介进行集中整治,对职介机构的招聘信息、操作程序、信用程度进行日常检查。
据介绍,今年春节期间,宁波市劳动保障、公安、人事、工商等部门联合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春风行动”和“清理整顿劳动市场程序专项行动”。参加专项行动人员达626人次,累计开展联合执法行动25次,共检查了508家机构和718家用人单位,对有照无证超经营范围或无照无证的非法职介机构限令停业,发出整改通知书共计118件。宁波市就业管理服务局局长陈文伟说,劳动力市场上鱼龙混杂,又不能一刀砍掉,但是政府可以通过公共职介的优质服务,来引导、约束私人中介,规范行业秩序。
据了解,宁波实现外来民工“无门槛就业”举措,也遇到了各地就业政策不一的“木桶短板效应”。陈文伟说,宁波削平了外来民工就业的门槛,但是个别劳动力输出地仍然保留甚至加高门槛。如有几次宁波市劳动部门组织本地企业到北方一些城市集体招工,当地劳动就业部门就借此机会向报名应聘宁波企业的员工收取费用,每人数百元不等,多的近千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