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纸婚书,一生承诺,金华退休职工吕伦才带着他收藏的160余件婚书,走街串巷,让更多的人一起分享不同时代的婚俗婚情,百年时光骤然间凝聚眼前。
40多年的收藏
早在上个世纪60年代,吕伦才开始收藏婚书。当时大家都爱收藏的邮票、字画之类的,他却喜欢火花、烟盒、糖纸、铜锁、结婚证书等不怎么值钱的小玩意。其中尤以婚书最具特色,今年65岁的他,40多年里收集了160多本历代婚书,历史跨度从1841年到1985年。
吕伦才说因为有了这个爱好,他的休息天就经常消磨在古玩市场里,不少婚书是以10元、20元的价格买来的,最贵的一张花了400元。废品收购站也是他常光顾的地方,因为有些家庭搬家时,婚书被夹杂在废纸之间当废品卖了。
宝贝淘回来后,他都一一塑封,然后分门别类,渐渐形成一个个系列。其中颇为难得的一套是一对夫妇的结婚证书、离婚证书到双方的再婚证书。
惟独缺了抗战时解放区的婚书
说起婚书来,吕伦才滔滔不绝:你看,这些用大红纸或绸缎制成的是清朝至民国时的婚书,上面龙凤烘托,边框福禄寿禧点缀,中间书写男女双方的出生地和年庚,读读就知道这桩婚事究竟是父母之命,还是买卖婚姻。
再看民国以后的婚书,色彩、设计都时尚了许多,还增添了证婚人、介绍人、主婚人等内容。在1936年前后婚书的右上方,贴有民国的印花税票,足见当时赋税之重。而伪政权时期的婚书上,除了有伪政权政府的公章、图案,还有“日察如一”、“大和民族”、“协和万年”的字样,映射出屈辱的历史背景。到了解放后,结婚证书多了一条《婚姻法》的痕迹。“文革”时的结婚证上往往印有毛主席语录、毛主席诗词之类。
“一本婚书,一个故事,一世情缘。”吕伦才说,这些婚书都是他心爱的宝贝,此前有人出20万的高价,日子并不宽裕的他都没舍得卖。他仍有个遗憾,全国各地结婚证书他差不多都有了,惟独没有抗日战争时期解放区的婚书,他找遍了许多古玩市场也没有找到。
初探婚书文化
吕伦才越陷越深,进而从收藏转向研究。他“啃”起古文,跑图书馆查资料,为的是读懂这些婚书,体味出深层次的历史文化,并依此写有《婚书文化初探》一文,发表在《上海收藏报》上。
现在,吕伦才的最大愿望是办一个展览馆,把他收藏的宝贝公之于众。在这之前,他背着自己的藏品来到社区、学校,办起流动展览馆。他说:“我收藏这些婚书,不是为了个人的享受,是让大家都来看看,中国婚姻是怎么走过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