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杭州10月30日讯越剧小戏、舟山渔歌、散发着泥土气息的民间舞蹈……今晚,为期四天的全省第二届乡镇文艺汇演现场决赛在余杭区余杭镇落下帷幕。获奖的优秀节目再次登台亮相,精彩的表演令人目不暇接,也赢得了业内人士的赞赏。
置身演出现场,我们可以感受到,我省群众文化生活日趋丰富,表演水平逐年提高;更令人可喜的是,越来越多的普通百姓开始参与到各类文化活动中,成为群众文化活动的主角。
群文活动红红火火
这次乡镇文艺汇演由省文化厅和余杭区共同主办,分音乐、舞蹈、戏曲三个专场分别进行,会聚了从全省各市140多个乡镇中选拔出来的55个优秀节目,演员达600多人。
参加汇演的各类歌舞、小品、戏曲都来自基层,由群众自己创作和表演,题材源于火热的现实生活,充分反映了富裕起来的浙江农村生活,以及农民群众的精神风貌。
余姚市临山镇的赵顺峰从事乡镇文化工作已经22年,他由衷地感叹:“以前基层的文化活动不多,老百姓看一场戏或一部电影就算享受了。现在光镇里就有10多支文艺队伍,文艺骨干达300多人。每季度都开展一次大型文艺活动,小活动更是每月不断。
和农民演员交谈得知,越来越多的基层文艺骨干加入到文化团队中来,开始成为这些演出活动的主角。
来参加比赛的乐清市阳康职业技术学校的张余芬老师是当地一名群众文艺骨干,她见到记者时连连说:“这半年来都没空过,演出非常多,忙的时候天天都要下乡。”
张余芬参加了当地文化馆的舞蹈队,常常下乡,已经跑遍了乐清的所有乡镇,每到一地,都有成百上千的群众来观看演出。
这次汇演也成了余杭群众的节日,上千名观众从四面八方赶来看戏。余杭镇74岁的骆阿龙老人告诉记者,他是特地走了三里路来的。“真好看,这么大场面。”老人高兴地说,“希望他们能多来!”
自创自演自得其乐
基层文化活动越来越丰富,普通人开始更多地走上舞台,自己创作,自己表演,在活动中寻找欢乐。
参加汇演的永嘉县桥头镇“东方吹奏乐团”成立已经20多年了,这次他们来了14个人,每人演奏一种乐器,他们中有农民、个体户、机关干部,也有公司老总。这支名为《快乐的桥头人》的曲子也是团员自编的,表达了改革开放以后桥头人发家致富的欢快心情。
团员陈少勇办了一家纽扣生产企业,年产值有几百万,但他10多年来一直坚持参加团里定期举行的排练活动。参加这次比赛,他暂时抛开了公司的事务。“损失肯定有,但就是喜欢大家一起演奏,所以一定要来。”陈少勇笑着说。
舟山普陀区东极镇船老大唐威毛有生以来第一次参加演出就参加全省的比赛了。”舞台上的唐威毛表演非常投入,他和同伴们用方言演唱的《四汛渔歌》赢得了观众热烈的掌声和评委的一致肯定,荣获一等奖。
记者了解到,参加这次汇演的55个节目不少由群众自己创作,600多名演员也来自各行各业,他们平时各忙各的工作,一旦有活动就聚集在一起。对于文艺的共同爱好使他们走到一起,成为群文活动的重要力量,并带动了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文化活动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