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最早的小学生劳技教科书--清光绪末年由学部第一次编纂的《初等小学手工教授书》第一至第三册,日前在义乌市被发现。
据《联谊报》报道,该套教科书是义乌市教育志编辑办公室在该市赤岸镇乔亭村发现的。其参照的是日本明治三十七年文部省编写的手工教材,并经过局部的增删、修改而成。光绪三十三年(1907)五月起由学部图书局陆续在全国印行。
《初等小学手工教授书》第一册总论中开宗明义“手工为普通教育中之一课”,手工教育“但谋视觉触觉之发达而养成普通之技能。盖欲达普通教育之指归而以是为一借径,不问其将来执何业也。”提出手工教学的主要目的“专在磨炼目力及指力,期能制作简易之物品,精确无误授以工具之造法、用法及材料之品类、性质等,俾略得日用普通之知识、又以其得自图画、理科、数学等者,应用之于实地”。编写中注重选材和方法的广泛性,同时注意到“以自简及繁、自易及难,且切合实用者为度”。整套教科书内容分排版、刺豆、抟土、折纸、捻纸、结纽、凿纸、糊纸、钉书、竹工、木工、金工、铸工十三章,后四章安排在高小年级,图文并茂。据介绍,光绪维新以后,义乌的一些有识之士学习西方教育,大胆利用私塾、义学创办西式学堂。光绪二十六年(1900),县西石溪人吴源就出资创办了义乌第一所西式学堂---“民义学堂”,并自任教师。光绪三十二年(1906),稠南乔亭村利用冯氏宗祠创办私立端本二等学堂。这套《初等小学手工教授书》一至三册就是由私立端本二等学堂使用并保留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