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0月18日至今的14天,全市无新发现霍乱病例和带菌者;我市最后一名霍乱病人已于10月23日治愈出院。
在过去一个多月里考验着嘉兴的霍乱疫情,在全市人民众志成城的抗击战面前烟消云散,全市无一例因霍乱致死的病人。
确保不发生死亡病例
“发生霍乱疫情,对地方经济肯定是有影响的,但与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安全相比,那又算得了什么呢?老百姓的健康安全才是第一位的。”平湖市委书记孙贤龙的这句话体现了我市各级政府在面对突如其来的公共卫生事件时,自始至终所恪守的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
在抗击霍乱过程中,全市各级政府始终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真正做到尊重人、关心人、理解人、帮助人,把及时有效地救治病人、确保不发生一例死亡病例作为控制霍乱疫情的首要任务。市委、市政府及时出台了对无医疗保障及外来人员中的腹泻病人实行免费诊治的政策,并由基层的各乡镇、街道派出工作人员挨家挨户告知,确保这部分人员一旦出现腹泻症状能及时到医院治疗;我市各级政府还为极少数仍在使用土井水和河水的农村家庭免费安装自来水,确保这些人员能喝到洁净的饮用水;在外来人员聚居地建造公共厕所,改善他们的居住环境……
“人类的发展始终伴随着与各种疾病的抗争,被列入《传染病防治法》甲类传染病的霍乱也是其中之一。”市卫生局局长、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严吉丹对记者说,抗击霍乱要取得成功,消除不必要的社会恐慌是非常重要的。所以自我市发现霍乱疫情始,依法做到公布霍乱疫情信息,让百姓心知肚明;广泛宣传卫生防病知识,引导群众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对于文化水平低、卫生意识差的人员,社区和村干部主动上门言传身教,确保霍乱防治知识家喻户晓。
正是这种对人民群众高度负责的工作作风,使我市在这场抗击霍乱的攻坚战中,无一例死亡病例。
像抗击“非典”一样抗击霍乱
“2003年的‘非典’疫情处置锻炼了我市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处置能力。”严吉丹说,这次抗击霍乱嘉兴全市发扬了抗击“非典”的精神,以“非典”防治的要求来抓霍乱防治。
据介绍,在霍乱疫情发生的第一时间,全市立即启动防控应急预案;市委书记、市长亲自指挥协调霍乱防控工作,并相继召开专题会议进行研究部署;市政府迅速调整充实应急组织机构,明确在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领导下,由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领导小组指挥和协调防控工作,并从相关部门抽调工作人员集中办公,实行24小时工作制;发生疫情的县(市、区)及时成立相应组织,形成了各级党政主要负责人亲自抓、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职能部门密切配合的组织体系。
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染途径是各种传染病防治的中心环节,由此在上级专家的指导下,全市上下迅速开展了全方位的霍乱防控工作。以嘉善县为例,该县在9月22日发现霍乱病例的第一时间,从上到下全面建起一个立体防控网络,对无证经营饮食点、流动摊点、夜排档、早餐点等进行清理,每天早晚安排专人流动检查;
豆制品加工作坊也在10月8日之前全部关闭;对属于疫点范围内的土井全部封掉,不在疫点范围内的1.1万口土井则每天派人消毒两次;每天出动10多人对县域范围内水样进行监测;对外来人员聚居地的公厕和周边环境每天用漂白粉进行消毒;对疫点加强防控管理,发现疑似病例立即送医院,带菌者马上隔离,密切接触者集中医学观测。
霍乱传染的范围是可以靠管理加以控制的。全市对霍乱采取了像抗击“非典”一样的严格防控措施,所以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成效,霍乱在刚有扩散的苗头时就被有效地遏制了。
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环境
虽然霍乱疫情的发生原因是多方面的,目前在我市已经得到有效控制,但一个多月来,几乎与防控霍乱同时拉开的爱国卫生运动也已“刮”遍嘉禾大地。
市爱卫办主任、市卫生局卫生监督与疾病控制处副处长吴祖云告诉记者,对疫病的防控必须标本兼治,脏、乱、差往往是疫病病菌生存的温床,所以整治全市城乡的环境卫生是下一阶段的重中之重。
南湖区城南街道长新村位于城郊接合部,只有2700多名本地人口的该村聚居了2.3万多名外来人口,在该村被整治之前,脏、乱、差情况令人震惊。但10月31日记者在现场看到,该村境内的河道进行了统一的疏浚;村里的露天厕所全部拆除,造起了111座公共厕所,每天清扫两次;设置了600多个垃圾桶,每天由专人上门清运;土井已全部填埋。据该村党支部书记于建荣介绍,此次整治总共投入了200多万元。
而在整治全市城乡环境卫生的同时,我市许多政府官员及有识之士还在思索另一个问题:“每一次疫病的发生,与人的生活方式都是有着极大关系的。”孙贤龙说,无论是政府还是普通百姓,在经历了这样的事件后,都应该进行深刻反思。“从政府的层面来说,应该反思在经济发展后,如何使经济、社会、自然和谐发展。从普通百姓的层面来说,应该思考在生活条件日益进步后,如何培养健康、卫生的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