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合:与时俱进塑造城市品格
绿谷的文化精神是内涵丰富的宝藏。“艺术、浪漫、休闲”的概括既符合丽水文化本来的面貌,也深得现代人的心。
——丽水市区,由古城墙保护区、城市意象区、市民广场区、生态景观区和少年儿童活动区五大功能区块组成的滨江景观绿化带工程正在推进;
——一个以“一心、二轴、五点”为规划结构特点,包括城市特色景观区、行政办公建筑景观区、商业景观区、居住建筑景观区、绿化及文化景观区的行政中心区块正在城市北面崛起;
——在以瓯江为城市生态绿轴,并以此为界,以老城区为主体形成北城,以开发区为主体形成南城的“一轴、一心、双城、二组团”的整体结构中,南明山作为城市生态之心,正处于南北双城隔江相对的中心位置。作为括苍众山中开发最早的山,南明山拥有丰富的历史人文禀赋,摩崖石刻形成了其独特的名人文化,市委、市政府开始打造的“名人南明”项目,既遵循和发展了南明山保存经久的文脉,也为实现“艺术之乡、浪漫之都、休闲胜地”的城市发展理念迈出了漂亮的一步。
……
城市建设本身就是为文化搭起平台、打下基础的过程,城市又为文化的传承提供了极为有效的途径和强有力的驱动力,在城市尤其是现代城市中,文化传播的渠道得到了空前拓展。如果说街道、高楼、桥梁搭起了城市的骨架,而流动其间的人文活动、风土气息则补充成了城市的血脉。它们在你我身边流淌,把文化生生不息地传承下去,汇集成一种深刻的精、气、神,使这里区别于其他任何一个地方。
2004年8月10日,《丽水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通过了省建设厅组织的鉴定会,并上报省政府审批。上一轮城市总体规划(2000—2020年)是在2000年撤地设市时开始编制的,规划确定到2020年城市人口规模为33万,用地规模32.5平方公里。随着丽水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短短5年时间,丽水城市人口从13.7万增加到近22万,城市建设用地由原来13平方公里增加到现在的21.4平方公里,已接近现行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2010年将要达到的25万人口,22.3平方公里建设用地的规划期限目标。正处于快速成长期的丽水,需要更新的指引,更快的发展。
与时俱进求发展,和谐融入谋跨越。真山真水与特色文化结合,历史积淀与现代人文和谐,将“艺术、浪漫、休闲”的理念纳入脚踏实地的城市规划与建设,位于长三角南翼地区的丽水,以文化山水、生态人居、浪漫艺术的名义,正向世人展示着独一无二的绿谷的精、气、神。
发展:丽水精神为经济腾飞注入活力
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丽水提炼了“勤劳质朴、坚韧不拔、负重拼搏、务实创新”的丽水精神。如今,丽水正迎来新一轮的发展机遇,新的实践要求我们进一步确立与时代相适应的价值取向,为丽水精神注入更丰富的内涵。
在深入实施“三市并举”发展战略过程中,丽水人响亮地提出,要推进丽水精神的与时俱进,进一步倡导创新创业、敢试敢闯,开放求实、诚信和谐,攻坚克难、自强不息的精神品格,大力弘扬革命老区精神、滩坑精神和“走出去”创业的精神。
丽水的相对落后,使我们的经济每前进一步,都要比别人承担更沉重的压力,都要比别人付出更多的代价,然而丽水人能正视困难,不甘落后,知难而进。这种自强不息,敢闯敢拼,既是丽水精神的具体体现,又是丽水人敢于走出山门闯市场,走出国门闯世界的原动力。已经建成的金丽温高速公路金丽段、52省道云寿线、景泰公路、青岱公路、绕城公路、康庄工程等等,正把丽水的物产、信息、人才与外面的世界对接起来,并成为丽水宣传自己、发展自己的渠道。
开放求实,讲求实效。撤地设市以来,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滩坑水电站、“两龙”高速、防洪工程、开潭电站、星罗棋布的小水电……交通、城建、水利、能源类建设在大踏步前进的同时,还为丽水优美的生态环境增添了不少新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点。2004年,丽水通过了全国生态示范区的验收,一个融合了艺术、浪漫、休闲气质的新丽水在摄影节以外,还通过公祭皇帝、云和木制品玩具节、庆元香菇文化节、青田杨梅节、石雕节等各种盛会不断走出浙江、走向世界。
攻坚克难、自强不息,纳爱斯、凯恩等一大批企业通过开展“清洁生产”实现了可持续发展;立足培育、自我图强,宜居、宜商、宜创业的中心城市,现代化基础设施框架初步形成;身体力行、开拓奋进,一个廉洁高效的政务环境、公正公平的法制环境、规范守信的市场环境、健康向上的人文环境正逐步形成……
与社会相融,与环境和谐,“艺术之乡、浪漫之都、休闲胜地”的城市形象在奋斗、争取的过程中深入人心。人文精神为经济活动增添力量,经济发展又为文化建设奠定基础。丽水精神的人文种子,遇到改革开放的春风,遇到深入实施“生态立市、工业强市、绿色兴市”的发展战略,遇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朝着与全省同步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目标迈进的“雨露”和“阳光”,必将“发芽”和“灿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