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评论]
“中国中学百强”榜引出一片哗然
省教育厅有关人士明确表示搞这类评选纯属“无聊”
“中学也搞这种‘排行榜’啊,什么乱七八糟的名单啊,杭高居然没有评上?”
“台州怎么有两所学校被评上,而绍兴、金华这些地方没有一所学校入选?”
……
最近,一张出炉不久的《2005中国百强中学》名单引起网上网下一片哗然。记者在某论坛上找到这张名单时发现我省有六所中学“榜上有名”,它们分别是杭州二中、杭州学军中学、浙江省瑞安中学、宁波市效实中学、浙江省台州中学、浙江台州路桥中学。在很多网友质疑这个评选的真实性与公正性的同时,也有业内人士向记者表示:究竟该不该在中学里搞这种评选是件值得探讨的事情。
杭州名校校长:不用过分看重评选结果
在这次评选中,杭州的学军中学、杭二中榜上有名,但如杭高等另外一些传统名校却没有入围,令人感到不解。记者在第一时间采访了这几所学校的校长。
杭高校长缪水娟:这种排行缺乏科学依据
“这个评选活动我们一点也不知情,我并不认为杭高比被评上的百强学校差。”接受记者采访时,杭高校长缪水娟语气非常平静。
她表示,对于这个评选结果学校并不看重,她认为,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出现大学排行榜、中学百强评选之类的信息,学校要关注,但要谨慎对待。目前这种排行缺乏科学依据,不用过分看重。
学军中学副校长任学宝:办学不能受排名左右
“首先我们不太清楚社会上有这个评选活动,当然学军中学能被评上全国百强是一件好事情,说明学校多年的努力得到了社会的认同。特别是听说这个评选主要是在大二的学生问卷调查中得出来的,说明学军的毕业生是非常认同自己的母校的。”任学宝表示,“不管评选结果怎么样,学校扎扎实实地搞教学才是正确的战略,而高质量的办学需要长期不懈的努力,绝不能受排名的左右。”
杭二中校长叶翠微:不十分看重这种评选结果
“其实这样的民间评选并不是第一次,杭二中每年都会接到类似这种全国百强评选的邀请”。叶校长说:“学校能经常被评为‘名校’,作为校长当然非常高兴,这说明学校的知名度和美誉度都得到了社会的肯定,而学校长期以来注重素质教育和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都得到了社会的认同。当然,学校并不十分看重这种评选结果。”
品牌时代:结果不可能百分百的准确
几番周折,发起《2005中国百强中学》评选的北京品牌时代公关顾问公司终于同意接受本报记者的电话采访。
负责评选这个项目的高广先生告诉记者,《2005中国百强中学》的编制工作经过了学校筛选、问卷设计、市场调查、专家访谈、媒体意见等阶段的实施;主办机构向国内著名中学发出邀请,建立了学校数据库及调查问卷数据库;并针对大学大二在读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在读大学生对自己毕业中学的满意度;最终依据10000份调查问卷,结合专家意见,评选产生《2005中国百强中学》。
作为民间机构来组织这么一次全国性的评选,高广表示公司是投入了大量的人力与物力的,因为参与评选的中学并不需要缴纳任何费用。公司从毕业生角度监测中国中学教育的评选,评选旨在传播优秀中等教育机构、促进国内优质教育发展。
高广指出:“《2005中国百强中学》评选为中国的中学教育建立了一个新的坐标系,入围学校是落在坐标系第一象限的学校。我们要把《中国百强中学》做成一个品牌,这个评选我们以后还要做。评选所独创的指标评价体系,将在今后的工作中发挥更有力的社会效应。”
高广承认,由于第一次操作这样的评选,而且评价体系的构建中也有不够完美的地方,所以结果不可能做到百分百的准确,但在今后的评选中,他们将根据专家意见和评选反馈,调整提高评价体系,尽可能地提高准确度。
教育部门:苹果怎么跟香蕉比
“无聊!”当记者就“2005中国百强中学”评选活动采访教育主管部门时,省教育厅有关负责人态度鲜明地表明了自己的看法。该负责人告诉记者,现在很多这样那样的评选大多具有功利性,没有科学依据的评选根本不能反映各个学校的实力。
“办学校是件非常复杂的事情,需要长时间的努力,按自己的战略计划发展,如果为了追求指标排名,正常教学就没法搞了,何况每所学校的历史背景不一样,简单地排行也有失公允。这百强的评选是否有科学的标准和依据?每个中学都有自己的特色,就好比一个苹果跟一个香蕉比,这种‘百强’仅是一家之言,谈不上什么权威性。”杭州市教育局一位人士表示。
教育专家:人为扩大了学校间不平等
“这种评选方法有没有科学的标准?在评选过程中是否公正?有没有监控?这种评选其实是跟‘状元秀’没什么大的区别。”我省教育专家董惠铭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我国的基础教育提倡的是一个均衡的概念,鼓励每个中学办出自己的特色,而不是简单地去追求升学率这样一个指标。比如这次被评选上的一些中学无非只是一所升学率较高的学校,并不是在基础教育领域里素质教育实施得最好的。”
董惠铭说,虽然从表面上看这个评选是一种民意的反映,但选择什么样的群体进入调查范围大有讲究,不同的调查群体会得出不同的调查结果。搞这样的没有根据的百强评选显然是跟教育大背景相违背的,人为地扩大了校与校之间的不平等,对家长、学生、社会来说都是不公平的。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