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经济发展此起彼伏的浪潮声中,文化的声音变得微弱起来;在现代通讯和传播技术日益发达时,农民的业余生活却显得十分贫乏……不少农村地区在富裕起来后,遭遇了文化发展的“失声期”。
为打破这种沉寂,畲乡景宁从两年前开始推出“文化零距离”活动,让老百姓零距离感受文化艺术的魅力。“村村挂银幕,明星进山乡”,迄今已有十多万人次零距离触碰现代文化生活,宁静的山乡开始变得闹腾起来——
“喇叭一响,心就痒痒”
“文化零距离”激起笑语飞扬
重阳节的一场演出,让景宁县澄照乡际头村养老院的老人们至今仍回味无穷。
那天,在九曲十八弯的盘山公路上行驶近一个小时之后,县里的“文艺直通车”开进了际头养老院。从中巴车上跳下来十几个“搬运工”,将货车上的音响、灯光、道具扛到院子里布置起来。
演出前突然停电,“搬运工”摇身一变成了“电工”,急中生智将皮卡车上的车载音箱打开,仍然献出了一台精彩的文艺表演:独唱《畲家的歌》引得老人哼将起来,小品《歪理》让他们时而皱眉时而大笑,舞蹈《乡古季风》惹得他们也扭动身躯,仿佛回到了年轻时光。
主持人报幕时,老人们才知道,这些“搬运工”和“电工”,原来是经常在电视台出镜的文艺明星。演出后,一位大娘握住前来敬茶的演员的手,久久没有松开。
与“文艺直通车”零距离接触的,除了际头养老院的老人,还有希望小学的孩子,偏居山乡的农民,外来的务工人员,滩坑电站渤海库区的移民……两年来,“文艺直通车”开遍了全县21个乡镇的近200个行政村。
“东村看大戏,北乡竞赛忙,南村挂银幕,北镇电视欢”。在景宁畲族自治县推出的“文化零距离”系列活动中,除了“文艺直通车”,还有播放科教片、放映露天电影、开展体育竞赛等众多形式,所到之处无不激起文化热潮。自2004年开展“百场电影进村”以来,景宁县已免费放映电影750多场,观看人数超过10万人。
听说县里“大篷车流动电影队”要下乡,陈村乡的老百姓将荒废多年的大会堂好好拾掇了一下,清理掉杂物,粉刷了墙壁。当天中午,700多平方米的院子被各家各户搬来的凳子占得满满当当,放映员看到这样的壮观场面,又惊讶又感动。
“电影下乡了!”“明星进村了!”“零距离”触碰现代文化生活,给畲乡人民尤其是偏远山区百姓带来了笑语飞扬。“喇叭一开响,心里就痒痒”,人们这样形容对“文化进村”的期待和渴盼。
“经济发展,文化跟进”
政府引导打破山乡沉寂
“九山半水半分田”,作为全国惟一的畲族自治县和华东地区惟一的民族自治县,景宁地处浙西山区,农民居住分散。如何让畲乡百姓的文化生活亮丽起来,一度成为困扰当地的难题。
“没电视的时候,广播还是挺响亮的,进入有线电视时代后,畲乡反而沉寂了。”改革开放以来,景宁经济获得了较大的发展,但文化建设却没有及时跟进。全县24个乡镇,只有2个乡镇的17个行政村通了有线电视,连景宁电视台的节目都到不了大部分的乡镇。
随着外出打工者数量的增多和门票价格上升,不少乡镇的电影院日渐远离昔日辉煌,甚至被改作他用。
具有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畲乡,恰恰在群众文化方面陷入了萧条和沉寂。曾在县电视台当记者的董作求清晰记得,就在几年前,由于文化生活过于贫乏,畲乡的封建迷信活动死灰复燃,农闲时村民赌博、斗殴现象也有所增多。
“要让畲乡的文化生活闹腾起来,政府得先下点猛药!”经过一番主题为“文化如何更好地服务大众”的专题调研,2003年下半年,时任景宁文化体育广电局局长的严慧荣,下了这样的决心。
建立专人负责制度,寻求多方经济支持,用拖拉机运设备,为农村设计专用流动舞台,启用文艺“志愿者”……一场覆盖全县的“文艺复兴”运动开始了。以“播放百部科教片、百场电影进农村、百村文化设施维护行动、百场文艺演出、百场体育赛事”为主要内容的“五百工程”,让百姓零距离感受文化艺术的魅力,体验文化交流的乐趣,享受文艺带来的心灵冲撞。
山乡的沉寂被打破,景宁渐渐从“文化失声期”中走出来。今年暑假,作为中国美术学院赴景宁文化考察实践小分队的一员,大二学生张煊僳惊讶于家乡的变化:短短一周时间,她就在街头“邂逅”两场露天文艺晚会。看得高兴了,竟有观众跳到台上,加入表演队伍。
“政府买单,百姓享受。”严慧荣介绍说,“文化零距离”活动的目标并不仅局限于“村村挂屏幕,乡乡唱大戏”,而是要通过政府的引导,“激活”广大农村的文化生活。在他的理解中,百姓对文化生活的自主追求,才是繁荣文化市场必备的“要件”。
“相约十日谈,酒席换新颜”
文化建设塑造畲乡新风尚
“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循着歌声,记者找到浙江畲族民间艺术团的所在地,20多名演员正在建设路上的三层小楼里紧张忙碌着。过几天,他们就要将“文艺直通车”开进老区葛山乡和大地乡。
“大家的干劲都特别足。”说起“文化零距离”,团长雷森根的话匣子就打开了。他坦言,演员的待遇并不高,下乡演出的条件也很艰苦,但是通过和乡民的“零距离”接触,总有一种激情促使着他们更加努力。
亲身感受到文化建设给畲乡带来的变化,是演员们的激情来源和“动力场”。雷团长介绍说,随着文化“无形影响力”的渗透,以往各村年轻人三五成群打牌、搓麻将的现象变少了,很多年轻人还形成了上网获取信息、聚在一起谈论致富经验的新风尚。
天气寒冷时,景宁山区有着“烤火盘”的习俗。晚饭后,大家围着热气腾腾的碳锅,烫上一壶酒,主客相聚,其乐融融。今年春节,东坑镇桃园村的年轻人在“烤火盘”的基础上,发明了一种新型的“十日谈”:七八个男女青年围坐在碳锅边,讲起了故事。有的讲述城里的趣闻;有的传授科学养殖、种植的“致富经”;有的提醒大家打工时选择污染少的行业和技术性强的工种……
变化不仅仅发生在年轻人身上。
原先,山村每逢红白喜事,总要杀猪宰羊、大宴宾客,“礼尚往来”以至铺张,让村民们“有苦难言”。一场婚宴下来,倾家荡产的情况都可能发生。现在呢,山哈(畲民自称,指居住在山里的客人)也开始讲科学饮食和适度消费了。一桌30多个菜被精简成十来个菜,“一醉方休”转型成了“喝得高兴”,“沉甸甸”的人情化作实用的礼品,例如酿酒的糯米、一束饱含祝福的鲜花……
让景宁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负责人严慧荣最为欣慰的是,“文化零距离”给山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离县城30多公里的梧桐乡高演村是浙江最大的厚朴种植基地,在看了流动电影队播放的科教片“中药材开发和养护”后,村民们除了取用厚朴的皮,还将以往当柴火烧的木材开发利用起来,又把厚朴叶子碾成粉,制成又一种药材。
现在,景宁的“文化零距离”开始由“政府送下乡”转向“农民自己点”。大际乡西一村一位村民为了给老父亲做寿,特意请来流动电影放映队,放上一部喜剧片,与村民同乐。
“爱畲乡景宁,建美好家园”
文化自觉写就畲乡文化新篇章
11月3日晚上,景宁下起了蒙蒙细雨,但是县城石印山广场上仍人潮涌动,歌声不断,笑声不绝。这场文艺晚会的主题,形象地表明了人们建设“文化畲乡”的信心和信念——“爱畲乡景宁,建美好家园”。
畲族民间艺术团的男歌手林佳平深情地唱起了《母亲》,眼里闪烁着泪光。这位“特喜欢唱歌”的小伙子,为了用嘹亮的歌声温暖乡亲,毅然放弃收益丰厚的个体生意,当起了专业演员。
当“畲山风”一路从石印山飘到宁波、杭州、北京,飘到日本静冈国际艺术节时,人们或许没有想到,在优美动人的畲族歌舞背后,有一群无怨无悔地为保护、传承和弘扬畲族文化作出贡献的“老黄牛”。
县文化馆副馆长雷一培利用懂得畲族方言的优势,开始收集和整理畲族山歌时,还是个毛头小伙。一晃几十年过去,他改编、整理了大量曲目,不仅挽救了没有文字和曲谱记载的“畲音”,还让外乡客沉醉在畲乡独有的韵律中。
而让雷一培最为津津乐道的是,保护和传承畲族有形无形的文化遗产,并不仅仅是文化工作者的“孤军奋战”。随着“文化零距离”活动的开展,越来越多的人投身到“文化畲乡”的建设中来。为了丰富畲族博物馆的藏品,村民纷纷送来了家里的宝贝:古老的器皿,压箱底的嫁妆“彩带”……
畲族民间艺术团团长雷森根难忘发生在今年年初的一幕。当他带着几位工作人员来到位于半山腰的东弄村,发现年近七十的蓝光元老先生身体不适。但为传授畲族特有且面临失传的舞蹈“悠荡步”,蓝老带病传授技艺,手把手地纠正青年演员的舞步。
畲乡文化领域捷报频传:英川镇去年成立民间剧团,“英川乱弹”重又活跃在集镇的庙会上;大际乡今年8月也成立了民间剧团,为景宁的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再添新力量;原生态文化样式“菇民戏”避免了活化石失传的命运,频繁出现在文化舞台上……
“我们赞成这样的文化自觉:在全球化的浪潮冲击下,它绝不因循守旧、抱残守缺,绝不发出弱者无助的呻吟;而是与时俱进,主动搏击,倡导全世界一切国家和民族的文化有着共生的平等机遇。”严慧荣的一席话,点出了“文化零距离”这一概念所蕴涵的深意。
【声音】
农村需要文化,文化也需要农村
人是需要文化滋养的,因为文化可以对人的修养、气质、眼界、能力、思想等各个方面发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一个人无论工作,还是生活,有没有文化是大不一样的。这一情况同样适合于农村和农民。
已经富起来的农民需要文化。物质的需求得到基本满足之后,精神的需求便凸现出来。没有健康的文化去满足他们的这种需求,不健康的东西就会乘虚而入,赌博斗殴、求神拜佛等等,往往就是在文化生活匮乏的情况下出现的。
尚未富起来的农民更需要文化。文化不仅是一种精神消费,也是一种精神投入。贫困与愚昧总是联系在一起的。“知书达礼”,历来就是中国农民的一种精神向往。尤其是在市场经济和知识经济的时代,农民致富奔小康,更需要文化。有了文化才能使人视野开阔,信息灵通,掌握方法,抓住机遇。只靠一把锄头二亩地,肯定赶不上趟儿。
农民需要文化,不管是已经富起来的,还是尚未富起来的;农村需要文化,不管是富裕地区,还是老少边穷地区。许多农村正在向城镇化方向发展,这是逐步消灭城乡差别的必由之路。城乡差别,不仅在于有多少新村,有多少别墅,有多少公路,更在于人的思想文化素质的差距。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要做到“六个更加”,其中就有“文化更加繁荣”这一条,对于文化相对不够发达的农村来说,这个“更加”尤其重要。
包括“三下乡”活动在内的各种文化扶贫活动对于满足农村文化需求、提高农民文化水平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扶贫须扶志,“授人以渔”比“授人以鱼”更有意义。要活跃农村的文化生活,满足农民的文化需求,既需要上面送文化下乡,更需要培育本地的文化队伍。这些年来出现的农村“文化活动中心”和“文化中心户”,体现了农民参与农村文化建设的积极性,如果能把文化扶贫工作与这种农民自发的文化活动结合起来,“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努力改造落后文化,坚决抵制腐朽文化”,或许更有益于活跃农村的文化生活,满足农民的文化需求。
文化也需要农村。不能把文化下乡看作是城里人或文化人对于农民的恩惠。不少文化产业或事业单位,如今苦于自己的文化产品没有销路而感到生存的危机,农村有广阔的文化市场,文化下乡应该大有作为。某些剧种,本来就来自农村,为农民所喜闻乐见,如今面对城市观众日益稀少的窘境依然苦苦撑持,是否可以换个思路,开拓一下农村市场?不少作品,包括反映农村生活的作品,不能为读者或观众喜闻乐见,原因就在于缺乏生活气息,不能贴近读者,尤其不能贴近农民。农村有取之不尽的艺术源泉,文化人下乡,也能丰富自己的生活积累,使自己的作品变得鲜活而富于大地的气息。希望更多的文化人能够了解这个情况,明白这个道理,积极行动起来,把文化送到农村、送给农民,同时也使自己有所收获。据《人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