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杭州11月9日讯 (记者金波任建明通讯员杭工宣) 今天,杭州市工人文化宫的工作人员作最后的设备调试和准备,职工活动中心将于11月10日正式开放,为职工群众服务。几年前,这个面积2000多平方米的临街场馆曾被出租用于经营餐馆,文化宫的其他许多场地为了生存也被挪作他用。这次重新恢复原有功能,可谓“收复失地”。
1951年建立的杭州工人文化宫,原来一直是职工群众的“学校”与“乐园”。在上世纪80年代的顶峰时期,工人文化宫有数十万册图书,还有灯光篮球场、乒乓室、羽毛球室、舞厅等活动设施。老师教授舞蹈、歌唱、书法等课程,20多支职工业余文化队伍活跃其间,连著名男模胡兵都是那里的积极分子。工人文化宫的电影院更是当时杭州年轻人休闲、娱乐的好地方。
到了90年代,随着文化休闲产业的发展,杭州工人文化宫面临客源流失的严峻挑战,加之经费紧张,原先一些收费低廉、以公益性为主的服务项目难以为继。与全国许多工人文化宫一样,杭州工人文化宫把效益不好的电影院等场地出租,贴补开销,其功能逐渐弱化。
文化宫的主管单位——杭州市总工会看到职工文化阵地萎缩,忧心忡忡。调查表明,自1995年以来,杭州职工对文化活动的渴望度以7.3%的比例增长,以外来打工者为主的新产业工人群体的文体活动需求尤其大,但他们对市场上收费高昂的文体娱乐场所只能“望洋兴叹”。许多老职工甚至到总工会来要求文化宫恢复功能。今年5月,为了重新恢复和扩展职工文化阵地,杭州市总工会决定收回原来出租的电影院,投资200万元建立职工活动中心。
在崭新的活动中心里,笔者看到,这里有一个500平方米左右的文体活动大厅,还有电子阅览室、报刊阅览室、才艺展示室、乒乓室、台球室等8个活动室。文化宫主任王叔源说,绝大部分设施都是免费向职工开放的,涉及收费的项目向社会开放的价格是市场价的一半,凭工会会员证还可在此基础上再享受半价。活动中心的经费缺口将通过文化宫其他经营性项目的收益来弥补。市总工会的这一举措,受到职工群众的欢迎。基层工会干部和职工群众希望把活动中心真正办成职工的学校和乐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