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没有一个"世界名牌" 不能满足为外国品牌打工
www.zjol.com.cn
2005年11月10日 09:10:43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
[发表评论]
昨天全省品牌建设工作交流会上,记者获悉,虽然我省目前已拥有“中国名牌”139个,排名全国第二。但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只有2成企业有自己的品牌。我省的“重量级名牌”建设还有待进一步加强。
同一根拉链价格竟差百倍
对此,省质监局局长瞿素芬深有感触:“尽管近年来我省企业创中国名牌拥有了良好的环境,逐步形成了较强的国际竞争力。但企业在知识产权和拥有国际知名品牌方面仍明显处于劣势,经济结构徘徊在价值链的低端,由于缺乏品牌知名度,我省产品销售价格与国际名牌差距明显,基本上属于给外国品牌‘打工’的尴尬局面。”一个典型的例子,义乌生产的拉链一米只能卖7角钱,而差不多质地的日本拉链却能卖到15美金,相差100多倍。
瞿素芬告诉记者,目前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中国企业,拥有自有品牌的不到20%,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世界名牌更是寥寥无几。特别是对于名牌企业大省的浙江来说,至今没有一个“世界品牌”,实在是有点说不过去。
打名牌不能“孤军奋战”
记者了解到,我省的许多优秀企业在国内属于大企业,拥有大品牌,但放到国际市场上一比,却成了“二流角色”,与国际知名品牌不在一个较量级上。因此根据目前的形势,光靠一家企业单枪匹马孤军作战,已不可能打造出一个强势品牌,必须要以产业链为基础,整合资源优势,才能成为真正的世界名牌。
充分依托长三角雄厚优良的产业链资源,合作共创目前被认为是一条良好途径。业内人士认为,实行“走出去”战略,形成产业链和资本结构上的“多国部队”,走出产业的小圈子,才能融入世界。
要加强遵守国际规则意识
要取得国际社会的信任,首先得要产品质量过硬。瞿素芬认为,要让自己的品牌在国际上脱颖而出,就必须在各个方面,特别是技术标准上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近年来,国际上新的标准层出不穷,仅在世贸组织就有近万种技术标准,虽然有少部分存在歧视性,但绝大多数是合理的技术要求,因此,我省企业只有尽快让自己的产品达到甚至超过国际标准,才能占据有利地位。另外,我省企业还要积极学习和采用国际先进的品牌管理经验,提升发展水平。
目前,我省的289家中国名牌企业已共同发出了“争创世界名牌”宣言,要努力提高自身品牌的国际市场竞争力,力争到2010年,全省“世界品牌”产品达到2到3个,“中国品牌”突破200个。
来源:
浙江在线-今日早报
作者:
肖扬 王珍 金振东
编辑:
朱小燕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96.26.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