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 0571-85310961
热线传真 0571-85310136
邮箱 tougao@zjol.com.cn
浙江潮评论 | 浙商网 | 长三角 | 国内 | 国际 | 教育 | 娱乐 | 体育 | 社会 | 摄影 | 传媒 | 论坛 | 专题
浙江高层动态 | 浙江新闻 | 杭州 | 宁波 | 温州 | 绍兴 | 嘉兴 | 湖州 | 金华 | 台州 | 衢州 | 丽水 | 舟山 | 平安浙江 | 浙江概况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各地新闻联播 > 湖州 正文
文字: 大  中  小     打印 

新产业 新生活 新发展 安吉“农家乐”产业调查

www.zjol.com.cn  2005年11月13日 09:22:13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

  这似乎是一个奇迹。

  不在临街喧闹的黄金地段,也没有店多隆市的商家效应,安吉县400余家散落在深山冷岙的“农家乐”生意却异常红火。江苏、上海等周边省市和我省杭州等地的数十万游客从远道寻迹而来,在体验“吃农家饭、住农家屋、干农家活”的过程中放松身心,其乐陶陶。

  安吉农民由此收获了沉甸甸、金灿灿的四季。当地领导说,“农家乐”已不仅仅是能够让农民增收致富的休闲旅游业,而且成了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它的发展,将对全县“三农”工作产生全面而深刻的影响。

  投资省、见效快,户均年获利4万多元——“农家乐”成了农村新兴产业

  近年来,随着生态立县战略的实施以及村庄整治、生态村建设的铺开,安吉县农村环境变美了。如何让广大农民享受其中的成果?县里引导农民经营环境,开办“农家乐”,在直接或间接参与旅游休闲业中实现增收。

  投资省、见效快,“农家乐”里好生钱。报福镇深溪村潘兰芹一家以采茶、挖笋为生,年收入只有一万多元。今年5月,她把新老房屋腾出来,开起了石浪山庄,短短半年间就有6万多元入账。“我这里包吃住,一人一天只需30元。价格低,环境又好,城里许多老年人都喜欢前来度假。”她算了一笔账:游客住宿短则一星期,长的两三个月。如果全住满,刨去成本,每天起码可赚300多元。

  菜肴土里土气,环境清丽怡人,城里人纷至沓来。每到双休日、黄金周,天荒坪镇大溪村停满了大巴小车,汽车长龙沿着公路排到了二三公里外。去年全村“农家乐”税收就达90多万元。据了解,安吉县“农家乐”经营户去年户均纯收入高达4万多元。

  “农家乐,农家乐,带动就业一连串,家家户户有事干”。大溪村谭江洪开的“农家乐”长期请了两人烧菜,双休日还要再雇五六人端菜洗碗,光工资每月就得付数千元。他还与十多位村民建立联系:捕鱼的、养鸡的、种菜的……打个电话,他们就会送货上门。为方便与20多家“农家乐”开展业务,现年60多岁的张光仙配备了手机。开春起挖的野菜,立秋后酿的米酒,都以每公斤4元的价格卖给“农家乐”。她自得地说:“像我这把年纪,年收入也有万把块钱呢!”

  体验“农家乐”后,很多人喜欢带些土特产回去。安吉县前些年的农产品“卖难”问题因此迎刃而解,去年茶叶、笋干、山核桃等的销售额高达3800万元。时下正值山核桃销售旺季,安吉的许多乡镇早已销售一空,且每公斤售价60多元。“最多时我一个星期就卖了500多公斤。”谭江洪告诉说,现在离过年还有几个月,村民家里的笋干也收购不到了。他只好到临安订货,以解燃眉之急。

  上门办证,小额贷款,减免税费……安吉县不失时机地出台政策,扶持“农家乐”发展。“农家乐”由此成了安吉县的新兴产业,直接从事“农家乐”的农民已达3000人,经营床位5000多张,占全县旅游饭店床位的一半;间接从事“农家乐”或旅游“三产”的农民达到了3万多人。县领导说,排队申办“农家乐”的还有很多,产业规模还将进一步扩大。

  城市文明进乡村,农村陋习悄悄改——“农家乐”促进了乡风文明

  “农家乐”交换着城乡之间的信息。一个举止,一声问候,一条建议,都在无声有声间促进了城乡融合。

  安吉县领导说,“农家乐”是一项沟通城市与农村、市民与农民、旅游业与农业的复合型产业。游客在体验“农家乐”的过程中,把城里文明送下乡。

  走访十多家“农家乐”,但见家家户户收拾得干干净净。在深溪村翁美琴开的“农家乐”里,我们发现了许多细节:每间客房都放置了烟灰缸、垃圾筒,还安装了抽水马桶,厨房里的洗碗布与抹桌布是分开的。她说,过去苏州、上海等地的游客来,反映纸屑、烟头没地方扔,洗碗、抹桌用同一块布不卫生,对上厕所要蹲粪缸也很不习惯,就添置了这些设施。“城里人这么爱干净,我们也不能乱扔垃圾随地吐痰。”

  一汪溪水从山川乡马家弄村村口流过,清冽可饮。“比两年前干净多了。”刚从上海带团来旅游的丁导游高兴地说。陪同的乡干部告诉她一个故事。两年前,同样来自上海的一位游客看到小溪里到处漂浮着垃圾,痛心不已,一边游玩一边捞垃圾,还拍照告诉了祖籍山川乡的上海同事。对方马上打电话回老家:“把河道清理好,我给你们立碑。”碑没立,却唤起了村民的荣誉感和卫生意识。结合村庄整治,大家把小溪清理得干干净净。

  生活新风也在滋长。过去在农村,挣钱多为造房子、娶媳妇,谁要外出游山玩水就会被扣上不正经的帽子。如今,越来越多前来体验“农家乐”的城里人,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大溪村的消费观念,有20多户村民近年来每年都会相约开私家车到广东、上海等地旅游。他们说:我们不仅要会赚钱,还要懂得消费、享受生活。

  “农家乐”撩拨着村民的市场意识。有几个上海人来马家弄村游玩后要捎带土特产回去,看到塑料袋散装的茶叶和竹笋说:“要是能有小包装、打上自己的品牌,产品会更值钱。”正在为农产品卖不起好价钱发愁的村民开了窍。如今,村里的茶叶有了精美的小包装,“身价”比以往翻了三倍;冬笋也注册了“白胖子”商标,每公斤售价从过去的10元涨到了20元。

  文化交流也时有开展。走进深溪村“小桥流水人家”,文化气息扑面而来:一楼客厅、餐厅的墙上挂着几幅字画,二楼的小型会议室则成了“博物馆”———10多张招贴画详细介绍了安吉的地理位置、旅游景点、出土文物以及茶叶、竹笋等生产情况。主人邵光平说,楼下的字画是上海、杭州等地来度假的几位书画家留下的墨宝,挂出来提高家里的经营档次。楼上挂招贴画是从与外地人的交谈中得到启发的,游客入住后,就能从中详尽了解安吉的风土人情、历史文化。

  避免恶性竞争,污水达标排放———“农家乐”新发展模式

  “让握惯了锄头的农民学会旅游经营,政府得多花点心思,引导他们诚信经营、规范服务,实现可持续发展。”安吉县领导如是说。

  一段时间来,一些“农家乐”经营户只考虑眼前利益,私自抬价宰客,游客投诉增多。为此,安吉县成立了“农家乐”协调管理办公室,并在报福、天荒坪、山川等乡镇设立了10个“农家乐”服务中心,统一接团,统一指导价格,避免恶性竞争。山川乡有关负责人告诉说,他们对“农家乐”的收费价格设了上限和下限。对诚信经营的农户,政府每年给予一定奖励;出现宰客现象的农户将暂缓安排客源,直至吊销营业执照。

  吃住安全是游客最关心的事。安吉县规定,开办“农家乐”的经营户必须定期体检,厨房要配备消毒柜,并做到生食与熟食分开,卫生部门将不定期检查。床单则要一客一换。此外,每年还免费进行旅游、厨艺、安全等方面的知识技能培训。报福镇今年还对“农家乐”实行了星级评定。镇领导说:“现在经营户都憋着一股劲,更新硬件设施,改善服务环境。”

  洁净的环境是“农家乐”的生命力所在。来到山川乡高家堂村,但见一口被村民称为“污水处理厂”的池塘里布满了一根根粗粗长长的水草。这些是乡里和省环科院合作,从美国引进的一种人工水草,能以10倍于一般水草的附着面积,促进微生物和藻类大量繁衍,对污水和富营养化的水体起到生物过滤和生物转化的作用,从而达到净化水体的目的。村干部说,“农家乐”经营户的房前屋后都有硬化的明沟,生活污水排入明沟后,先汇集到一个密闭池内沉淀隔油,然后进入池塘生物处理。记者看到,池塘排水口排出的水十分清澈,许多村民正在引水灌溉菜地。

  其他乡镇也有办法。报福镇“农家乐”比较分散,政府就给每户经营户造了小型的三格式处理池。天荒坪镇大溪村的“农家乐”比较集中,就在村口统一进行处理。大溪村村干部陈军说:“过去村民把污水直接排入溪里,溪水浑浊。如今溪水变清了,鱼虾又游回来了。”

来源: 浙江在线-浙江日报  作者: 记者王国锋 谭伟东 通讯员 陈东  编辑: 李敏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4.96
 浙江盘点 更多 
·【新闻鲜晨多】9月2日:温州一酒吧上演色情脱衣秀 露点照片疯传网络
·【新闻鲜晨多】9月1日:账上800多万仓库却空空 温州红十字会的钱去哪了?
·【新闻鲜晨多】8月31日:浙江清算药品“回扣门”事件 百余名医生被约谈
·【新闻鲜晨多】8月30日:三天温州存款狂减372亿 揭秘银行存款暗战内幕
·【新闻鲜晨多】8月29日:暗箱操作还是审核有误? 温州一10岁小孩获准买经适房
 精品专题 更多 
·省政协主席周国富对话网友
·蔡奇对话网友
·姚克对话网友
 图说新闻 更多 
猪粪发电
猪粪发电
“农民工V2.0”的文化梦
“农民工V2.0”的文化梦
草莓苗上市
草莓苗上市
村邮站成“便民店”
村邮站成“便民店”
舟山公办学校 迎来六千民工子弟
舟山公办学校 迎来六千民工子弟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4.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