巍巍北仑港屹立东海之滨,壮观跨海桥飞越杭州湾,在宁波广阔的滩涂围垦区,一大批举世闻名的重点工程点缀其间,昭示着这块火热的土地正在迎来前所未有的大发展。拥有我省最多滩涂资源的宁波市,在加大围垦力度为经济发展提供强大土地支撑的同时,努力营造优美和谐的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滩涂利用寻求多赢
早自宋代,宁波便开始了筑塘围涂。建国至今,通过科学合理开发,宁波市共围垦滩涂面积74.85万亩,居全省首位。宁波市十分注重围垦项目对环境的影响,奉化红胜海塘续建工程,专门委托国家级机构作环境影响评价;镇海新泓口围涂工程,为减少对杭州湾口门处已建码头的影响,根据环评要求,规模由1.5万亩减少至0.8万亩。
在开发利用过程中,宁波市着力营造防护林,增加水面,改善生态环境。慈溪市在围垦施工中开挖160米至180米宽的人工河,使垦区河网纵横,既能解决内涝问题,又优化了生态环境,并利用围涂土地建造了7座滩涂蓄淡水库,还专门拨出5000亩围垦土地用作湿地保护,与全球环境基金会(GEF)共建“中国·宁波——慈溪污水和湿地管理”项目,为东亚地区湿地保护提供样板。象山大目涂项目可扩大陆域腹地,提升抗击台风标准,抗灾减灾效果显著。
生态改善的同时,围垦带来的经济效益十分明显。围垦增加的土地,促进了传统农业发展,形成了大规模的粮食、棉花、水产养殖基地,还大大缓解了建设用地压力,为宁波经济腾飞提供了广阔空间。而早已令人耳熟能详的,宁波在围垦的土地上建起了我国最大的炼油厂——镇海炼化,最大的火力发电厂——北仑电厂,以及东方大港——北仑港等一大批重量级工程。
唐涂宋地雄风再展
慈溪有“唐涂宋地”之称,属典型的围垦城市,全市行政区域面积1154平方公里,有69%是围涂而成。围垦在为慈溪拓展发展空间的同时,千百年来,还造就了艰苦奋斗、开拓创新的围垦文化,与慈溪独特的移民文化、青瓷文化共同促进了慈溪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而今,慈溪整体发展水平已居我省前列。
2003年,随着杭州湾跨海大桥的开工建设,地处大桥南桥头堡的慈溪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为迎接大桥经济时代的到来,慈溪建立了杭州湾新区和慈东工业区,将直接接受上海、杭州、宁波三大都市的经济、技术、智力等各方面的辐射,与浦东接轨,与世界共鸣。
这些事关慈溪未来发展前景的区域即位于围垦而成的土地上。杭州湾新区首期工业区块,位于上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围垦而成的七塘至九塘以南,二期规划开发区块属2000年开始实施的四灶浦西侧6.7万亩围涂工程的一部分。慈东工业区块,主要布置在已经完成的龙山2万亩围涂地和尚在实施的淡水泓项目2.93万亩围涂地上。以两区为平台,慈溪生产力布局由沿329国道分布大步转向环杭州湾产业区块集聚,慈溪前途不可限量。
决不让污染进入垦区
海天雄镇镇海,很早就有土塘围垦的历史。上世纪90年代后期,随着宁波城区一批机电化工企业在镇海落户,以及镇海自身推进城市化进程的需要,镇海对土地的需求日益增大。
1996年,镇海区围垦局借北仑电厂二期灰库、镇海电厂三号灰库和镇海炼化热电厂灰库等工程建设的契机,开始了从甬江口外游山至澥浦泥螺山21公里滩涂的全线围垦。
镇海围垦造地,不仅为宁波市建设重化工业园区提供了保障,而且取得了多项社会效益。从外游山至慈溪龙山的21公里海塘均已达到百年一遇标准;两座外移两公里多的大闸与围垦区内的沟渠配套,大大增强了抗洪排涝能力;还为电厂排灰找到了出路,其采用的管道充灰技术,减少了排灰过程中的污染。
对来之不易的新造土地,该区格外珍惜,十分注重入区项目的科技含量和环境友好指数。通过提高入区门槛来确保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双丰收,以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他们规定:凡非高新技术企业或污染较严重企业一律不准入区;每亩土地投资低于10万美元的不准入区。2003年以来,就有一大批不符合上述规定的企业被否决,在入区的百来家企业中,家家都符合高科技环保型要求。
当经济社会发展饱受土地要素制约时,滩涂围垦作为解决我省土地资源日趋减少的根本出路,其作用与意义愈加凸显。对此,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多次作出重要批示,明确指出要加大滩涂围垦力度,为我省走出一条具有浙江特色的海洋经济与陆域经济联动发展的路子创造条件,这是我省推进“八八战略”的一项基础性工作。今年7月11日,省政府专门下发了关于科学开发利用滩涂资源的通知。我省滩涂围垦已经迎来历史最佳发展期,一幅幅围涂拓疆、造福人民的壮丽画卷正在浙江沿江沿海各地展开,且让我们共同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