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出意外,信息技术、生物技术、能源技术等六大科技领域的254项科技成果和课题,让急需新技术的浙江民企如饥似渴。
昨天下午,由中国科技部、省政府主办的第三届国家863计划成果与浙江民企对接活动在杭州黄龙饭店拉开序幕。在饭店一楼,来自全省130多家民企和20多位省外学者汇聚一堂。“有了企业的参与,才能保证863计划有实际针对性,更好地实现与企业对接。”中国生物技术发展中心的安道昌副主任坦言。
对接火爆凸显浙江“尴尬”
“每年举办一次,形成了体系,这样的活动在全国也是独一无二的。”承办单位———浙江火炬生产力促进中心的杨更生主任介绍。以今年为例,针对浙江民企可观需求,主办方特意将生物技术、新材料作为重点领域,向民企进行面对面推介。在昨天举办的两个对接会上,记者发现,130多家企业把偌大的会议室占得满满当当,主办方不得不数次加座。
事实上,这一极具针对性的对接,起到了不错的效果。统计显示,自2003年首次对接活动以来,共促成了36项(今年16项),总投资已达23亿元。“浙江处在一种尴尬局面:一方面是中国最活跃的民营经济,最具投资力的资金,一方面是科研实力的不足。”专程赶到杭州的中国科技部高新司材料处王琦安处长表示。
在他提供的一份材料上,“十五”开始至目前,我国共完成科研成果680多项,而浙江所占的比率远在前十以外。其实,浙江作为传统制造大省,用高新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面临艰巨任务;以制革产业为例,整个浙江的产量占全国的四成以上,但工艺水平低、高污染等问题一直困扰着整个产业。
“高技术需求与供给存在明显的矛盾,所以包括省科技厅在内,我们希望通过每年的对接,来实现发展。”杨更生主任表示。
5000万以下项目最受欢迎
不过,高新技术的转化显然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不是浙江的企业不需要,或者没有资金实力,而是很多人搞不清风险到底有多高。”杨更生表示,技术到底能不能转化成产品或者生产力,企业主们心中很没底。
“因为很多技术的话,虽然通过了国家验收,但那仅仅是实验数据,这和真正大规模生产是两码事。甚至于很多技术,连发明的专家自己也不清楚可以用来干什么。”王琦安说。高风险的存在不得不让很多浙江民企望而却步,而整个对接活动虽然进入第三年,但从其效果看,还只能说是一场试水。
以今年为例,对接活动安排的共有700多项技术,但真正能在浙江找到“买家”的仅有16项,占比还不到2%。
记者还对三年来对接的36个项目进行了一次梳理。发现投资额在5000万元以下的项目在浙江最受欢迎,共计23个,在所有项目中的比例达到了64%。此外,5000万元-1亿元的项目共计6个,占17%,其余项目投资则在1亿元以上。
对接项目金额今年比前年翻了6倍
“我今天来的目的主要也是先看看,起码可以增进对所在行业一些技术的了解。”浙江华特化工有限公司负责人王先生表示。与会的企业主中,抱有上述想法的占到绝大多数。
“这完全可以理解。”杨更生认为,对接的项目最本质的就是高风险、高回报,一旦这种对接能实现规模生产,其受益也会比较高。去年11月,浙江明新皮业公司与四川大学成功对接,一期投入1.5亿元,建成年产20万张高档“无络牛皮汽车革”生产线,今年5月28日已正式投产,估计年产值可达20亿元。
一旦对接成功实现,将是多方共赢的局面。正是在前期效应的带动下,对接的成功率开始上升。“我们发现,第一届实现对接项目6个,第二届实现14个,而今年实现了16个。”杨更生介绍,从项目金额来看今年也比前年增长了6倍之多。
项目对接活动进入第三年,一些积极的地方开始表现。“往年都要主办方去找企业主来参加活动;而今年则是他们自己主动要求参加的。”活动主办方说,这样的对接肯定还将持续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