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主题:有多少上班族心里有过搞投资的梦想?多少人付诸实施?是什么让他们顾虑重重?
调查缘起:如果你有一份收入比较稳定的工作,生活有一定压力,却还不至于入不敷出,手里尚有一点闲钱,你会想做什么?和一个朋友谈起了这个话题,他毫不犹豫地回答:投资!肯定是投资!他说只要有好的机会,就算借钱也要投。他的想法是这样强烈,引发了记者对这个话题做调查的兴趣。
94%的人有投资欲望
记者在一个各行各业人士聚集的QQ群里做了一个小范围的投资调查。一共调查了50名上班族,发现94%的人都有投资的冲动与愿望,但是最后付诸行动者只有30%,其中首次投资以亏本告终的3人。
■成功者的范例
一万元起家当老板
高先生在一个政府机构上班,十几年前刚结婚那阵子,家庭负担比较重,按照老高的说法是:稀饭仅够吃,但喝啤酒就要掂量掂量了。他对开店的预期不高,只要赚到啤酒喝便满足了。
1989年的时候,街上的眼镜店很少,人们对配镜的要求也不高,只要戴起来看得清楚字就行了。因为一个亲戚是做镜片批发的,便想着要利用这层关系。于是老高自己动手做店面装潢,切割玻璃货架,租了四平方米的柜台卖起了眼镜。尽想着怎么省钱了,结果整个弄下来花了不到一万元钱。
没想到,做生意没有想像中那么难,第一年就赚到了比领工资更多的钞票。
1993年,店面搬到了学院路,面积增大了,老高又琢磨着给眼镜店提升档次。他意识到配镜技术越来越重要,于是利用业余时间去医学院进修了一年。那时候已经有很多做生意的骑摩托车,甚至开起了小车,可老李还是骑单车,他把赚的第一桶金全投进去买设备了。
普通的电脑验光仪1万多元,他买的是最好的佳能,9万元。普通的磨片机两三万元,他买的是15万元的。他还买了专门用于配隐形眼镜的“裂隙灯显微镜”和“角膜曲率镜”。买设备前后花了几十万元钱。来他店铺的学生多,为了照顾没钱的学生,他就特地购买了点焊机,镜架断了可以在店里马上焊接好。
其实有的设备不买或者买差的也行,因为顾客也分辨不出好坏,但是他不想对不起自己的良心。
老高的店铺还是上世纪90年代的老样子,生意也没有以前好做了,但他说自己很知足。原来只想喝上啤酒的,现在不光可以随便喝酒,还开上了小车。
当金点子成为“市点”
黄兆翔比老高更彻底,一开始只是兼职后来便干脆辞职了,如今他是“市点秘书事务所”的老板。看到记者一脸疑惑的样子,他解释道:“市点”,就是以市场为焦点。
黄兆翔在高校里读的是文秘专业,早在读书之时,便立志创办一项与自己所学专业相关的事业,几年的职业经历让他认定秘书行业蕴藏着巨大的市场潜力,所以在2003年4月(当时他还在一家政府机构的办公室上班),就以家人的名义注册成立了这家公司。
在他办公司之前,还有一个小故事:几年前通过朋友介绍,他花了2个月的业余时间帮一个发明家制定专利转让协议和市场推广文案。对方答应只要专利转让超过500万元,就给他2%的提成(10万元)。结果转让费超过了500万元,他却只拿到500元。
这件事让黄兆翔意识到了单干的无助,从那时起,他决心成立公司,正规运作这样的事情。
他注册的时候,秘书事务所在全国还是新鲜事物,“市点”是温州乃至浙江省的第一家综合性秘书事务所。像每一个新生事物一样,注册的过程都不太顺利。他申报的经营范围是“秘书服务”,工商局领导专门开会研究,认为在文件上找不到这个经营项目,所以把它否决了。黄兆翔只好把“秘书服务”的内容分解成几大块来申报才得以通过。
事务所成立之初可谓一穷二白,他说,最值钱的东西就是电脑了,传真机是二手的,只花了480元。打印机更便宜,只花了280元。
刚开始,他每个月的业务量只有一两千,所有的活都是自己亲自干。现在,事务所有7名固定的员工。此外,他的人力资源库里,还有分布在全国各地的近千名兼职写手,以及熟谙不同秘书领域的能人、高手。
记者问起他现在的业务量,他犹豫了一下,摊开手掌说,大概五位数吧。这个数字是事务所成立之初的十倍。可也仅仅能维持运转而已。
曾经有一个朋友请他在自己的企业当经理,年薪20万元,被他拒绝了。他说,即便自己现在一年到头只能赚到2000元,他也很满意,因为这是自己的事业,而且是他的钟爱。
黄兆翔现在每天只睡四个多小时。古人云:衣带渐宽终不悔,他现在正好相反——
变胖了,是虚胖。这是长期不运动,吃饭也常常叫外卖,吃完了继续坐在电脑前面的结果。他说为自己的事业,再累也不会感到后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