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银行界将探索有差别的贷款利率定价等六项机制,建立起一套适合浙江小企业特点的信贷管理模式。昨天,浙江银监局召集浙江的各家银行针对中小企业贷款总量下滑商讨对策。
浙江银监局介绍,银行在发放小企业贷款时,需要建立起相应的利率定价机制。主要是根据小企业贷款的风险水平、筹资成本、管理成本、贷款目标收益率、资本回报率及当地的市场利率、民间借贷利率等综合因素,确定小企业贷款的利率浮动幅度,并根据不同的风险程度,实行差别利率和浮动管理。
浙江省工商局统计,2004年,浙江省民营企业产值占全省GDP(国内生产总值)的71%、固定资产投资的77%、外贸出口的43%。但就在这样一个民营经济大省,民营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依然十分突出。2004年,全省33万家中小企业中,有18万家未获得贷款。温州作为金融改革试验区,今年1~8月,该地区中小企业获得银行贷款户数为3893家,而温州共有小企业7.84万户(企业总数8万户)。
浙江银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由于小企业一直缺乏必要的抵押物,违约率相对较高,历来不为各家银行看好。贷款不断向大客户和部分行业倾斜,造成银行业务发展过分集中于个别行业和大客户,这也造成银行业在经营发展中容易出现存贷款波动大、经营不稳定等问题。一些银行为争夺大企业、大项目的贷款,竞相降低贷款利率,放松信贷审查,弱化贷款监督和风险管理,也导致贷款风险骤增。去年11月份以来,浙江发生少数企业贷款违约风险事件,暴露出银行在集团大户贷款风险管理方面的不足。
该负责人表示,浙江银行业开展小企业贷款可以降低银行信贷的集中度,分散贷款风险,也可促进银行引入贷款利率的风险定价机制,改进风险管理机制、制度和技术方法,提升银行风险管理能力。
小企业是浙江经济发展的特色和优势所在,企业含金量不断上升。据浙江省基本单位普查库资料显示,全省80%以上的企业是中等规模以下的小企业,特别是在县域经济中,无论在数量、产值,还是销售收入方面,小企业都独占鳌头。据浙江省统计局统计,今年1~9月,浙江省大中型企业利润下降2.5%,而小企业利润增长22.2%。浙江省小企业数量多,经营稳定性相对较高,融资需求不断扩大,贷款市场潜力巨大。
根据实施方案,浙江银行业将按照商业化原则,探索与建立一套适合小企业特点的贷款管理模式。主要探索逐步建立贷款利率风险定价机制;分账核算,独立考核机制;贷款差别授权管理机制;激励约束机制;专业人员培训机制;违约信息通报机制等六个方面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