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鲁迅故里
2005年10月29日傍晚,绍兴市区书圣故里。
金发碧眼的汉克——英国皇家建筑学会会员,出现在西街160号杨月娥家中。满眼的东方风情、一屋真实的生活场景,迷醉了这位杰出的建筑学家。
不仅是一位西方人,在国家建设部官员眼中,在两院院士周干峙、吴良镛眼中,这座2500年城址未变的古城,正在给出中国古城保护的绍兴答案。
价值取舍:传统现代构成冲突的坐标
123年前的一个秋夜,一条街坊边,一个寻常小院,响起一声婴儿的啼哭。
后来,这条路叫鲁迅路,那个院子名曰鲁迅故居——全国重点文保单位。历经近百年世事、空间变迁,一条路、一个院子,处在城市的核心地带。
1999年,激烈的争议声因这条路而起。是年,绍兴首次提出对鲁迅故居及周边地带实行保护,其中的重要内容是,将作为主干道的鲁迅路(都昌坊口段)改为步行街。
一边是文物保护专家们对鲁迅故里那些传统建筑命运的忧心忡忡,一边是把鲁迅路改为步行街后绍兴城区交通将陷于瘫痪的现实担忧。在“改”与“不改”之间,争论由此而起。
事实上,争议远不止一条路。一个人,带给一座城的,是一个浓缩的文化符号;一部历史,更留给绍兴丰厚的文化遗产。越子城、八字桥、书圣故里、西小路等等,这些人文遗迹和江南风情,遍布绍兴街巷,而每一个街区都承载着太多的典故和传说。
典故与传说永驻历史,承载着文化元素的建筑,却在时代变迁中饱受现实的煎熬。历经风雨侵蚀的建筑,70%因年久失修而成为危房,大片的台门天井上空交织着密如蛛网的电线,污水泛滥,居民苦不堪言。
现实生活与建筑遗存形成了强烈冲突。而在冲突的背后,是厚重的文化遗产,在一个急剧变化的商业时代前的尴尬。这也是所有古城面临的现实问题。
在一个崭新的时代,物质、财富、生活质量和水平左右着居民的诉求,破旧的传统民居羁绊着生活质量的改善。
在上个世纪90年代末的绍兴,很多人都在追问:一个历经数千年繁荣的绍兴旧城,能否逃脱工业化和商业化的劫数。
追问集中在两个层面:如果将街区内的居民向外迁移,古城将成为一座空城和死城;如果将大片的古建筑拆除,历史的记忆将在地面上消失。
市建设局局长吉振海说,对于绍兴而言,保护古建筑和改善居民生活质量,是城市建设两项最重要的指标,也是衡量城市建筑的价值尺度;但在时空激荡的坐标系中,两大变量构成一对强烈的矛盾体。
在争议声中,徘徊于传统与现代之间的绍兴,一直走到2001年。是年,《绍兴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获省政府通过。
《规划》中一项重要内容是,在8.32平方公里的老城区范围内,对鲁迅故里、越子城、书圣故里、八字桥、西小河等五大片历史文化街区实行保护,以留下每一朝代不同文化内涵的历史遗存。
由此,绍兴开始对古城保护的探寻之路。五年后,绍兴给出了答案。答案是一个保护历史遗存与改善生活环境平衡的方程式。
一位叫余秋雨的文化名人说,在中国城市中,能将高品位文化密集聚合,这种聚合一直延伸到近代,只有绍兴。“我每次悄悄去绍兴,总会一再惊讶,这么一座不大的城市,怎么会承载起那么厚重的文化精神,历千年不衰?这么一些南方的巷陌,怎么会散发出那么雄迈的中华豪气,令万人瞩目?”
寻求平衡:古风今韵相互交融的模式
2002年,一条关于鲁迅及其故里的消息出现在各大媒体上。众多素来冷静的建筑、文化学专家则说了一句很动情的话:“绍兴开始抢救性的古城保护了。”是年8月8日,国家名城保护专家委员会秘书长王景惠在绍兴主持召开规划评审会,通过由清华大学和绍兴市规划设计院共同完成的鲁迅故里规划方案。
在方案中,保护范围从故居扩展到故里,保护面积从14公顷扩增到51.57公顷,确定中兴路、解放路、延安路、人民路相交区域内为鲁迅故里保护与发展街区,分重点保护区、传统风貌协调区、环境风貌控制区三大块。
成为绍兴最具清末民初环境风貌、延续城市历史文脉的典型区块,成为体味鲁迅青少年时期生活意境、展示鲁迅笔下风情和解读鲁迅作品的真实场所。这是鲁迅故里的定位。2002年10月,总投资10亿元的鲁迅故里保护工程启动,鲁迅故里一期工程2003年9月25日对外开放,引来好评如潮。2003年10月16日,全国数十座名人故居博物馆的负责人聚会绍兴,研究故里保护的“绍兴模式”。
在赞叹声中,省文物局局长鲍贤伦的一句话尤其清晰,“鲁迅故里保护工程犹如在一个人的心脏部位动手术,它的成功与否事关一座城市的命运,但这次手术是十分成功的”。
从鲁迅故里到八字桥,从书圣故里到西小河,从2001年起,在过去的5年里,从仓桥直街历史街区保护试点开始,绍兴实施了鲁迅故里,八字桥,书圣故里1#街坊、2#街坊一期和二期,西小路一期、二期等一系列保护工程,累计修缮面积达80多万平方米,修缮户数5000余户,累计投入修缮资金10多亿元。
有一位叫王阿松的老人,家住广宁桥直街17号,家边有座桥——八字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5年8月,他告诉记者一个心愿:“替我告诉政府两个字,谢谢。”一纵一横的八字桥水街和广宁桥水街使这一片街区成为绍兴水城的一个缩影。居民临河而居,沿街行走,写满江南水乡“小桥,流水,人家”的意境。
但因久经风霜,八字桥街区的民居普遍破旧,房子陈旧,路面破损,住户家里也基本没有卫生设施。数十年来陆续创办的工厂和改建后的民居嵌在河岸边的民居之间,极不协调。
八字桥街区如何改,曾出现两种争议:是“连片改造”,还是原汁原味地保护。2002年起,八字桥街区保护工程动工,到今年8月,投资2.26亿元的核心区块修缮工程完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