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希腊哲人曾经说过:“水是最好的。”这几天,无论是对哈尔滨300万居民还是对于两个浙江企业来说,对于这句古老谚语,他们都会有深刻的切身体会。
因为水源受到污染,哈尔滨决定从11月22日中午开始停水四天,当这场公共危机发生的时候,作为浙商代表,娃哈哈和农夫山泉在当地市场成功应对,市场占有率迅速放大,进行了一次漂亮的品牌公关活动。
67小时应急方案
据娃哈哈销售公司负责人黄芳芳介绍,停水前一天,即21日下午5点,得知哈尔滨将停水的消息,杭州销售总部立刻开紧急会议,晚上9点应急方案诞生。
方案除了动用哈尔滨10万箱库存饮用水之外,还紧急调用周边库存10万箱饮用水支援哈尔滨,另外在黑龙江分厂、吉林分厂3家、沈阳分厂和河北高碑店分厂等六家水厂开始加班生产20万箱饮用水,以解哈尔滨停水之虞。
到停水第三天,24日中午,哈尔滨周边娃哈哈六个分厂赶制的20万箱饮用水全部到位。“从听到消息,到生产、运送,再到全部投入市场,前后只用了67小时。”黄芳芳说。
满大街都是浙江水
“现在满大街都是我们的水!”娃哈哈黑龙江省销售经理胡文雄说,而随着浙江水的全面到位,哈尔滨的水价开始恢复了平日的水平,每瓶从前天的两元回落到正常的一元。
和娃哈哈一样,作为浙江水的另一个代表,农夫山泉从22日开始,总部要求长白山水厂所有的生产线都用来生产饮用水,以保证每天4万箱投向哈尔滨市场的供应量,来保证当地居民的饮用水供应量和价格平稳。
显然,经历过停水事件之后,浙江水将在哈尔滨占据主流地位。据介绍,此前的娃哈哈,在哈尔滨饮用水市场上的占有率不到20%,现在却远远超过了一半。据市场人士初步估算,就这几天来看,浙江水在哈尔滨占有的市场份额接近85%左右。
浙商体现亚洲“商道”精神
在“哈尔滨停水事件”中,浙商体现“商道”的价值和精神。
西班牙经济学家冈萨雷斯·马尔丁曾经说,作为东方商人的代表,清朝胡雪岩和韩国历史上的林尚沃使亚洲贸易史闪了一道亮光,他们信奉“赚取人心比赚取金钱更重要”为宗旨,在动乱期间,高价买进灾米,低价赈米,成为亚洲商人典范。
浙江大学品牌传播研究中心主任潘向光教授说:“雪中送炭很难得,在这次事件中,浙商做到了!”他认为,当公共危机发生时,浙江两家企业速度快,而且不涨水价,虽然不是公益行为,但是带有公益性质,将给当地百姓留下良好的印象,属于一次成功的品牌公关活动。“哈尔滨事件是一个典型案例,它说明新的市场机会总会产生,但是机会总是给有准备的头脑。”浙商研究会执行会长杨轶清说。
对于浙商来说,这里有很多启示。杨轶清认为,市场随时都会有一些突发事件,里面却有商机,是否能够抓住这个商机将考验企业的综合能力、应对能力、忙而不乱的处事风格,维护企业不发“灾难财”的企业形象,体现企业公民的风度和素质,将对以后打开相关市场产生巨大的无形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