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佛照相馆在上世纪20年代到80年代,名扬杭城,该馆拍得最好的是结婚照。“活佛”由此见证了上世纪大半个世纪的杭州人婚礼。
多数在“活佛”拍过结婚照的人,把那场爱情一直坚持到了现在。所以,如今已年迈的方大章和妻子齐颖仍对“活佛”充满着美好回忆。
发皱的老照片中,一对年轻的新人亲密相拥着。两位老人看着当年的结婚照,脸上甚至有了些年轻人的红晕。
“五十多年过去了,照片上她手上的马蹄莲,还是那么新鲜!”80岁高龄的方大章说。她的妻子齐颖在一旁默默含笑。
为上色花了两成月工资
1953年12月26日清晨。雪后的杭城格外清新,躲了好几天的太阳总算露出脸。方大章和齐颖,一起走进“活佛照相馆”。那是走进婚姻的前奏。
爱情需要纪念,哪怕代价近乎奢侈。所以,方大章不惜花去五分之一的月工资,坚持要求为照片上色。
“那辰光没有彩色照,这张照片是手工着色的。”方大章说,虽然花费很大,但非常值得。
方大章如今还保存着和那张上色的彩照一模一样的黑白照,说:“这是原版照片,不过价格要便宜多了!”
照片上,五十多年前的齐颖唇红齿白,双颊泛着红晕,楚楚动人,怀抱着盛开的马蹄莲。穿着西服的方大章,胸前戴了朵大红花,神采奕奕。
“这两张照片是我们偷偷保存下来的!”方大章说,这两张照片太珍贵,所以用报纸包好它们,藏在箱底,保存至今。
齐颖摆了三个POSE
“为了拍结婚照,我头一天去当时最好的理发店???时美理发店烫了个头发。”一踏进回忆,70多岁的齐颖就会像少女一般笑。
齐颖说,当时,“活佛”位于仁和路“大世界游艺场”左面,是坐北朝南的两层楼房。“它非常气派,里面非常亮堂,大概有三间店面。大块大块的玻璃橱窗上,悬挂着被放大的照片。”
那天,齐颖和方大章一共摆了三个姿势,拍了三张照片。齐颖印象最深的,是她站在楼梯拐角上的那张,“那楼梯是假的,当时觉得特别奇怪,房子里竟摆个假楼梯供人拍照。”
上色是种绝招
“把黑白照片上色,那是很不容易的活儿。在旧辰光里,是老板级、经理级人物的绝招啊!有这种本事的人,一般都不会把它传授给他人。”1984年曾在红光照相馆学过上色的谢先生说。
他说,人物的脸部及服装是上色的主要部位。上色步骤很复杂,先要将影像漂洗成棕色调,让它看上去略显红色,这是为了上色后照片不显得太浓艳。
着色最主要的工具是棉花棒和狼毫笔。使用的颜料,一般是上海美术颜料厂出厂的,专为相片上色用的颜料,这种颜料不像油彩那样具有覆盖性,也不像水彩那样遇水便化。
“这是个细活。大面积的颜色可以用棉花棒推开,而细致的发梢则需要耐心描画。”一般,一张12寸黑白照需要花去一个师傅一整天的时间,非常考验耐心与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