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评论]
“昨天下午下班时,我还在报社大楼电梯里碰到他,当时他亲热地和我打招呼,没想到,不到3个小时,我们就阴阳相隔了!”昨天下午,谈到不幸遇难的同事陈小华,金华日报一名张姓记者,仍不敢相信悲剧已经发生。
前晚8点30分左右,金华日报社群工部副主任陈小华,在离报社不远的双龙大桥人行道上散步时,突然掉入几近干涸的婺江,当场身亡。目前,金华市有关部门已成立事故调查组,对事故原因展开调查。
目击者:水泥板连人一同坠落桥下
事故发生地点,位于双龙大桥主桥与北端引桥衔接处的东边人行道。记者赶赴现场看到,大桥人行道上的一块水泥板已不见了。悬空的人行道周围,拉起了警戒线。
现场目击者陈根宝介绍,前晚8点半左右,他骑车由南往北经过双龙大桥,过了大桥圆拱后,发现前面有一个行人,在人行道上走着,突然连同桥面水泥板一同坠落下去。由于江水干枯,婺江底部到处都是石头,桥下传来巨大的撞击声……他赶紧报了警。
接警后,警方和医护人员,迅速对坠河的人进行现场抢救,但已回天乏术。从金华市第五医院赶来抢救的戴医生告诉记者,他们于当晚8时50分左右赶到江边,当时陈小华已身亡,估计是因头部伤势太重导致死亡。后经确认,死者为52岁的金华日报社群工部副主任陈小华。
过路人:不少水泥板出事前已会晃动
记者注意到,出事路段的人行道水泥板,宽约一米,长约3米,厚约10厘米。水泥板架在两条水泥梁上,其中一端的接口处,宽约10厘米,另一端接口处,宽度则不足5厘米,并有多处磨损的痕迹。出事那块水泥板旁边,另一块水泥板与桥梁接口处之间,有大约3厘米的缝隙,脚一踩上去,水泥板就会晃动起来。
家住金华市区解放西路的李大爷说,每天早晚他都要出来散步,离家较近的双龙大桥是必经之地。由于桥上来往车辆多,他一般走人行道。据他观察,每天早上到大桥人行道上晨练的人很多。但双龙大桥人行道上有不少水泥板出现晃动现象,人踩上去会发出“扑通扑通”的响声。
“这种现象已持续很长时间,希望这次能仔细检查一下所有水泥板,别让类似悲剧再发生。”李大爷说。
记者从断裂的水泥板往桥下看,发现这里的水泥板下面,竟然没有支撑物,而大桥其他地方,则都是有支撑物的。附近一名中年男子告诉记者,也许这就是事故发生的重要原因。
现场一名消防队员介绍,行人突然掉进婺江,可能与大桥人行道水泥板规格,或支撑水泥板的桥梁接口处宽度有关。
现场另一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他平时下班后,也经常从这里走路回家,偶尔也会发现有水泥板松动的事情,他以为是管道施工后没有放好的缘故,也没有特别在意,“前天下午,我还从出事地点走过呢,现在想起来,都后怕!”
调查组:封锁人行道拉网检查
事故发生后,金华市委书记徐止平亲往现场查看情况,并就善后处理和预防类似悲剧重演,作了指示和部署。徐止平当即要求公安部门,立即封锁双龙大桥两边人行道,对所有水泥板进行一次拉网式的检查,如发现问题及时整改,确保市民行走安全。
同时,由金华市安监局牵头并联合公安、建设等部门,成立联合事故调查组。记者从相关部门负责人了解到,联合调查组于昨天上午成立,分技术调查组和管理调查组,他们将对大桥施工建设到后期管理,进行全方位的分析调查,彻底弄清事故发生的原因。
昨天下午,记者在事故现场看到,双龙大桥人行道已完全封锁。现场值班人员告诉记者,他们从昨晚开始拉线,将人行道彻底封锁。事故现场还有专家在作调查。
记者初步了解到,该桥是1992年开建、1995年通行的,至于设计单位和建设单位,有关部门没有具体介绍。当时设计和建设中是否有缺陷?桥面出事点的上下部位,是否曾有其他管道施工而留下隐患?也要等待调查组结论。
死者家属:最后一句话他也不离工作
昨天上午,在陈小华曾经用过的办公桌前,他的妻子和女儿痛哭不已。
陈小华的妻子,流着泪对记者说,前天下午5点多,陈小华在家里匆忙吃完晚饭后,跟她说:“明天还有一个社会调查版。”接着,他就离开家,到单位去了。“没想到这就是他留下的最后一句话!”妻子说。
陈小华的女儿,哭着告诉记者,她大学毕业后,一直在义乌工作,平时很少到金华来。前天,她还接到父亲的电话,让她这个周末回金华,全家人好好聚聚。没想到,一天后,女儿再也见不到父亲的音容笑貌了。
单位同事:他永远把工作放在第一位
金华日报社群工部主任张华飞,眼眶里满噙着泪水,告诉记者,他和陈小华既是老同学,也是老搭档。两个人在浙师大读书时,是同班同学,1983年大学毕业后,一起被招进金华日报工作,已是20多年的老搭档。昨天上午,他还到事故现场,找回了陈小华掉的眼镜。“出事前,我们还在商量做一个内参稿,没想到人突然就走了。”
金华日报其他记者介绍,在报社里,陈小华的脾气之好是出名的,路上碰到他,他总是微笑着与你打招呼。他有一个散步的好习惯,当时他就是加完班后,散步到双龙大桥的。
金华日报总编陈东,对陈小华的意外死亡非常痛心,并对陈小华给予了高度评价:“昨天下午3点多,他就把做好的版面交给我了。其实当天晚上他可以不来单位了,可他还是来加班。这么多年来,他一直是第一个把版面做好,他永远把工作放在第一位。这么一个老同志、好同志,就这么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