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呀,张大姐,你也来啦。胖了胖了,你还继续在献血吗?”“是啊,又见面了,你也是来参加无偿献血的吧。”
见面寒暄的两位大姐来自萧山所前镇,昨天,她们和其他150位农民献血者们一起,游西湖、泡茶馆,平生第一次大团圆。
这些献血者有一个共同点:20多年前,为了家庭和生计,她们曾多次不顾一切卖血。
从原先的卖血到现在的无偿献血,完成的不仅仅是一次观念的转变。
曾经:现实版“许三观卖血记”每天上演
这些献血者绝大部分是来自萧山和临安的村民,女性为多,年龄也大多过了40,最长的献血史已经有30年。
临安的郑女士就是16岁开始献血的,今年42岁的她已经有了26年的献血历史。
“我第一次献血才16岁,瞒着父母。抽完血就骑着自行车回到10公里远的家,然后还要照常干农活……多的时候,我一个月就献过三次血,村里很多人都是这么做的。”
萧山新塘街道姚江岸村的姚阿姨今年已经49岁了,由于献血太多,次数都记不清了,只记得最频繁的一次,她一个月里献了4次总量达1200CC的血。“那时候穷,要供孩子读书,还要赡养老人,虽然卖血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但可以补贴家用,就硬着头皮去了。”
上世纪90年代初,和当时众多受“血浆经济”蛊惑而渴望摆脱贫困的农民一样,无数个村嫂为了生计偷偷跑到县城去卖血,有的最多一天献3次,有的最多一次献1200CC,有的这个医院献完又跑到另外医院去献……现实版“许三观卖血记”几乎天天上演。多少人手上都有乌青,长久褪不下去。
如今:生活好了不再卖血但常献血
记者帮苗家村的一位李大姐拍照片时,她大方地拿出5本献血证。“以前卖血是无奈,现在改成无偿献血后,我和同村的两个姐妹也去献过的,看,有这么多献血证呢。”
李大姐告诉记者,现在生活好了,自己在毛纺厂上班,爱人也出外打工,盖起了小洋楼,已经不缺钱了。但有时候看到报纸上说哪里有人缺血,就又想着去献了。“不为别的,就是为了帮助别人吧!”
省血液中心负责人说,“有几次医院大手术急需血浆或某种成分血,需要他们配合时,哪怕是半夜里一个电话,都会赶来让医生抽血,很让人感动。”
负责人还说,从1984年开始倡导无偿献血、1998年无偿献血作为制度确定以来,农民献血者一直是个特殊群体,他们有献血经验、身体健康、对献血很理解,如今,他们中的一部分人能改变观念,积极投入公益事业,这份爱是用钱无论如何换不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