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浙江的4位民营企业家从中华慈善大会上捧回了“中华慈善奖”。昨天,省慈善总会召开了第二次会员代表大会。常务副会长吴桂英在工作报告中指出,从浙江近几年来各级慈善组织接受捐赠情况看,近80%的捐赠来自民营企业。民营企业家成为参与慈善公益事业最积极的群体。
但是,浙江的慈善事业在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政策不统一及职业化程度较低等困难。
民营企业成慈善主力军
“这一情况是符合浙江经济结构的。”省慈善总会秘书长李刚认为,民营企业家乐善好施有多个原因。慈善捐助的前提毕竟要有一定的经济基础,而浙江是个民营经济发达的省份。
民营企业往往接受更先进的管理理念,“企业公民”便是其中一种。这种理念的核心是,强调企业的社会责任感,要回报社会。再者,慈善行为也有利于扩大企业知名度和企业文化的建设。
另外,大部分企业家都经历过贫困,所以当他们成功时,更愿意去资助那些身处贫困的群体。
国营企业相对“抠门”有原因
相对而言,国营企业等慈善行为就少些。
李刚认为,最大的原因就是财产所有权问题。国营企业要捐助,程序远不如民营企业那么方便。
而社会舆论也是一个压力,国营企业拿出钱来,容易被说成“拿公家的钱做宣传”。省慈善总会就接受过类似捐助,国营企业希望保持低调,而不愿宣传。
全国捐献额最多的省份之一
10年前,省慈善总会登记注册,开始筹建。5年前,省慈善总会召开了首届会员代表大会,从此,浙江的慈善事业步入快速发展的轨道。5年时间,浙江慈善事业取得了很大的成就,目前是全国发展最快、捐献额最多的省份之一。
截至2005年6月,省慈善总会共筹款5300万元,募集物资价值超过1400万元。全省慈善机构公募了18亿元。
慈善事业缺少专业人才
不过,省慈善事业也面临着发展困难。
首先是慈善公益事业的减免税政策不统一。按照文件规定,向中华健康基金会、中华慈善总会等5家中央级社团捐赠,才“准予在交纳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前全部扣除”。这种“垄断”性的捐赠优惠政策不利于慈善事业的发展。
其次,慈善事业的职业化程度较低,在编专职人员平均每个机构不到两名,更缺少“社工”、“义工”等专业人才。在日前刚发布的《中国慈善事业发展指导纲要(2006-2010年)》中,这一点首次被指出。《纲要》要求加强慈善工作队伍建设,促进从业人员的职业化。其中,要大力推动有条件的大专院校设立相关专业。
此外,法规政策的不完善、管理信息化水平低也是慈善事业发展所面临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