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11月30日D13版、12月1日A14版连续报道的爱心大使博士李晓坷身患重病的故事,引出了一位勇敢又有爱心的读者吴女士:去年在南京就准备捐肾,昨日,她特地赶到杭州,为李博士送上一支玫瑰,并动情地说:“只要需要和合适,我愿意把肾无偿捐给你。”
昨日,笔者陪同吴女士一起走进了浙医一院肾移植病房。
女儿肾病治好了
女儿的病友却死了
“我失去一只肾,还可以靠剩下的一只生活得很好,可晓坷缺少这一只肾,可能就有生命危险,我愿意尽我的力量帮助这样一位有才华又有爱心的博士!”知道吴女士有这样的想法,晓坷的主治医师吴建永非常感动:“国外捐献器官的人很多,但在中国,像你这么勇敢有爱心的人真的很少!不管捐献能否成行,都要感谢你!”吴女士很平静,她说,“我女儿7岁那一年也生过肾病,幸运的是,经过医生的精心治疗,她很快就康复了。可和她同病房的一个小孩子,因为各种原因,最后也没能治好,由于没能移植,结果我眼睁睁看着她去了。这给我的印象非常深刻,见到像晓坷这样的人,我马上就想到女儿和那个可怜的孩子,就很想帮助他们。前年,我在单位里献了400ml的血,也是希望可以帮助有需要的人。”
吴女士说,她想捐肾并不是一时冲动。“去年在南京工作了一段时间,偶然中,也遇到一个需要换肾的女孩子。当时我就很想捐给她,也在积极地检查配型,但最后,没能配型成功。前天我一看到钱江晚报关于李博士的报道,就再次萌生了捐肾的想法,希望这次能合适,只要合适,我随时都可以捐给他!”
吴主任说,美国每年大概有1万例肾移植,其中一半都是活体捐献的,这种社会互助的精神值得提倡。“医疗上,有些问题不是光有钱就能够解决的。但捐献还要经过一系列的检查配型,才知道是否适合。”
李博士认了这个爱心姐姐
感受更多钱报读者的爱
和吴主任进行了交流之后,吴女士想去看看正在做血透的晓坷,“他的爱心精神才是真正感动我的,希望他知道很多人也同样非常关心他!”
吴主任把吴女士带到了晓坷的床前。晓坷接过玫瑰,知道她就是想捐肾给自己的好心人时,握住吴女士的手感动地说:“真没想到,这么多人关心我,我爸爸妈妈知道了这个事情,非常感谢你!不管能不能成功配型,都很感谢!”
吴女士看到晓坷的精神状态很好,也非常高兴:“你这么有才华,一定要相信自己,以后生活肯定会越来越好的。如果我能够帮助你,我自己也觉得很高兴!”
晓坷说,这几天胃口不错。“这几天都很开心,移植前的检查都没问题,明天就可以回学校安心等待移植安排了。昨天晚上,还有两个很漂亮的女孩子来看我,说是看到钱江晚报上的消息找到医院来,鼓励我一定好好养病,还硬塞给我钱,名字也不肯说就匆匆走了,真让人又意外又感动。”吴小姐笑着说,“即使配型不成功,我也愿意认你做个弟弟,我们都是从外地来到杭州的,这样认识也是一种缘分。”晓坷有点不好意思,说,“我现在最希望的就是能够快点好起来,博士毕业以后尽自己的全力做一些回报社会的事情,感谢像姐姐这样的好心人。”
捐助的暖流在涌动
昨天下午,本报生命版热线0571-85310193又接到一位陈小姐的电话:“捐肾需要什么身体条件吗?我的血型是A型,如果合适,我也愿意捐!”24岁的陈小姐自己今年刚刚大学毕业,在杭州工作,“我看到报纸,觉得他多年来能坚持公益事业真的不简单,相比之下我就有点惭愧了。李博士能时刻念及父母的恩情,我也是父母辛苦养育成人的,如果我能帮助他渡过难关,我想我家里人也会支持我的!社会需要像他这样有爱心的人!”
前天下午就打电话表示愿意捐肾的叶先生昨天经过检查,血液不太适合移植。但他昨天又和笔者联系:我去医院看看他也好的,不知道现在有没有人可以和晓坷配型,我非常着急啊!